西藏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次仁曲吉:让“安多眼罩”活起来走出去
图为次仁曲吉(左一)家中,次仁曲吉及其家人与记者一行佩戴上“安多眼罩”合照留念。记者 万靖 高玉洁 摄
“这是我们古老的护眼神器,相当于现在人们使用的墨镜!它的“镜片”是用牦牛尾毛编织的,超强护眼功能经过了世代验证!”日前,在安多县首届农牧民职业技能大赛现场,西藏自治区级非遗“安多眼罩”的传承人次仁曲吉给记者展示西藏古代“墨镜”的魅力,并道出了其“背后的故事”。
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层不易吸收和散射紫外线,特别是在冰川、积雪等地,反射光的紫外线含量可达到5%左右。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人的双眼长期暴露在这种环境里,会遭受强烈的紫外线辐射损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更造就一方文化。为了应对高原上炽烈的阳光,防止雪盲症等眼部疾病,西藏农牧民群众就地取材,利用牦牛尾毛,创造出了极具高原特色的“墨镜”,它对眼睛的防护有着与现在墨镜近似的作用,当地农牧民有的称呼其为“雪镜”“护眼罩”。
这类“墨镜”作为西藏游牧民族历史悠久的护眼工具,现已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前我们老一辈的人几乎都会做眼罩,几乎每人都有一副这样的“墨镜”,我外婆就是制作眼罩的巧手!”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受外婆影响,次仁曲吉从小就对家乡的眼罩产生极大的兴趣,经常坐在外婆身旁观看学习,但这仅限于次仁曲吉自己的“小打小闹”。
直到次仁曲吉16岁,外婆的身体越来越不好。有一天,外婆很严肃地对她说:“虽然现在使用眼罩的人越来越少,但你一定要学会这门手艺,并用自己的力量将这门手艺延续下去,这凝结着我们一代代羌塘人的智慧!”
从此,次仁曲吉才认真对待起眼罩制作手艺,从随性观察到严谨学习,担负起传承的使命。日子一天天过去,外婆的话语在次仁曲吉心灵深处扎下了根,制作眼罩成为了她生活的一部分。现在,34岁的次仁曲吉是“安多眼罩”的非遗传承人,并收了5个徒弟。
“眼罩制作工艺繁杂,我做好一个需要花费4至5天的时间。但它不仅便携还经久耐用,可以用上一辈子甚至世代相传。”在安多县扎仁镇麦隆村次仁曲吉家中,通过次仁曲吉的现场演示和讲解,记者了解到制作“安多眼罩”的详尽工艺——
捻线:在牛皮上将细散的牦牛尾毛拧成一股,为了后期编织容易且耐用不变形,捻线过程中会加一些白酥油,使其更柔软、顺滑;
编织:准备好50至80股牛毛绳(儿童和成人款大小区别),就开始编织,“镜片”处会编织成菱形或方形的网格,网格左右两端再延伸编成“镜腿”;
镶边:因牦牛毛质地较硬,为了避免摩擦引起佩戴不适,“镜框”处会用细软的绵羊毛再包裹一圈,“镜腿”处也会用绵羊毛或者柔软的布料再包裹一圈,精美些的,“镜腿”处还会编织成九眼石的花纹和形状。
“我们有黑牦牛和白牦牛,不同牦牛尾毛制作的护眼罩用途也不同。”次仁曲吉补充道,由黑牦牛尾毛制成的眼镜,可以大量吸收白雪反射的阳光,以此减少强光进入眼睛,达到对眼睛保护的作用;而以白牦牛尾毛制成的眼镜,其主要在夏天佩戴阻风沙。
为了适应日益繁荣的文创产品市场,次仁曲吉还利用祖辈传下来的手艺,将牦牛尾毛换成彩色的手工编织线,不仅缩短了制作工期,制作出来的样式也更加新颖时尚,特别受文艺演出人员的青睐。
“安多眼罩”是安多的一张文化名片。为了推广非遗眼罩的制作技艺,安多县也在加大力度、多举措培养类似次仁曲吉一样的匠人,并争取早日将这款集使用价值、观赏价值、收藏价值于一身的眼罩推向市场。
也许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就会在大街上看到年轻人把古老而现代的眼罩当成潮品佩戴,“非遗”将会在保护与传承中绽放光彩。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让非遗绽放更绚丽光彩
“这部作品表现的是56个民族欢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布达拉宫广场表达爱国之情,突出民族团结的主题。”索县琼科寺僧人用酥油雕塑作品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祝福。 [详细] -
让文化瑰宝代代相传——走进拉萨“卓番林”藏族手工艺品牌店
拉萨东郊古建队大院坐落在距离拉萨大清真寺不远处的一条小巷里,走进大院,传来“乒乒乓乓”的声音,六七个手工艺人分别拿着不同的铜板敲敲打打,在不算厚的板子上敲出花纹。[详细] -
西藏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综述:多彩非遗让生活更美
截至目前,西藏从事唐卡绘制的人员已超过3000人,周边产业人员超万人,从业者遍布拉萨、日喀则、昌都、山南等地,全区唐卡年产值已突破2亿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