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奶香溢满生活 探秘西藏的奶文化
走进嘉黎县娘亚牦牛养殖基地,牧场老人拉青给我们端上了一碗纯纯的酸奶,然后在上面撒上一层白砂糖,搅拌均匀,吃进嘴里“咯吱咯吱”响,奶味浓郁、细腻香醇、回味无穷,浓稠而丝滑,有着纯正干净的口感,就像湛蓝纯净的天空上点缀着的洁白云朵。
在西藏,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独特的传统饮食文化。高寒牧区的饮食为高原牧区风味,从菜系上说,风味特色注重原汁原味,重于咸、淡、鲜、酸、香,其原料以奶酪、牛蹄、酸奶、酥油等为主,特色食材有牦牛肉、藏系绵羊肉、高原黄金菇、雪莲、冬虫夏草等。
特别是在那曲,人们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摸索出生产制作各种不同乳制品的多种方法,数万只牛羊挤出的鲜奶,在牧民的手中变化出了各种各样的乳制品,如奶渣、“拉拉”等,都是生产现代乳制品最好的工艺源泉。
延续原汁原味
“牦牛酸奶作为藏族人民不可缺少的食品,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生产加工过程中绝不添加任何自然生态以外的东西,一直沿用酸奶作为发酵剂产生益生菌的方法。”拉青说。
谈到奶制品,就不得不从牧民的游牧文化开始说起。在高寒缺氧的藏北草原,奶制品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是牧民不可或缺的食物。牧民们用不同的制作流程和工艺,将乳白色的牛奶做成自己喜爱的奶制品食物。
这又是美好的一天,在巴青县,德吉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到牛羊群里挤奶,这小小的举动开启了一家人的美食之旅。德吉先用密度极高的纱布将牛奶从一个桶过滤到另一个桶,砂砾、牛毛等杂物便与牛奶脱离开,一般要过滤两三遍,然后将过滤好的牛奶架在牛粪炉子上,用长勺子均匀搅拌,时间的掌控取决于牧民的经验,待牛奶煮熟后,搁置到一边晾凉,加入上一次留下的酸奶块(酪浆),作用类似于发面的酵母,再将添加了天然酵母的牛奶搁置在不同的小盆中,盖上厚厚的棉被。过上两三天就变成了人们常吃的酸奶,酸奶越酸口味越佳。
在藏北,按照藏北牧民的传统饮食习俗,食品可分为“噶塞”(素食)和“玛塞”(荤食)两类。在“噶塞”中,有广为人知的酥油茶、甜茶、奶渣、奶酪、酸奶等,还有一些许多人不知晓的食品,比如“拉拉”“褪”等。到了夏天,勤劳的牧民还会将新鲜的牛奶做成酸奶后冰冻,便成了牦牛酸奶冰淇淋,人们对其喜爱至极,而每年夏天的雪顿节就是吃酸奶的日子,酸奶已成为藏族人民过“林卡”时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
在守正创新中发展
“如果怕酸的话,你们可以试试我们店的冰淇淋酸奶,非常有特色哦。”来到布达拉宫西侧、药王山观景台对面的牦牛酸奶坊,漂亮大气的“80后”女孩格桑正在介绍着店里的特色产品,她就是这家店的老板。
格桑告诉记者,每天店里要购进150公斤牦牛奶,通过手工发酵,酿成一碗碗酸甜可口的藏式酸奶。“这个季节,我们每天能卖600碗酸奶。传统藏式酸奶口感偏酸,不太符合区外游客的口味,所以我们进行了创新,在酸奶中加入人参果、蜂蜜、冰淇淋泡、玫瑰等食材,很受游客的喜爱。”
这家酸奶坊是西藏奶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缩影。面对巨大的市场空间,西藏传统酸奶与地域特色相结合,在口味上创新的同时,创造出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联系,从心理上让消费者在食用后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与消费者产生更多的情感共鸣。
“措瓦酸奶”在当地进行手工制作,然后空运回北京,以牦牛奶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且天然无污染的优势打出了市场品牌,同时延续了牦牛酸奶的文化。
目前,与“措瓦酸奶”建立合作关系的22户牧民共有800多头牦牛,其中,有200多头适合产奶,淡季每周能生产600盒酸奶,夏季每周能生产3000盒酸奶。
积极壮大奶产业
西藏天然草原面积达12亿亩,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8.25亿亩。发展畜牧业既有传统特色优势和资源优势,又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牧业是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而奶产业现代化又是牧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西藏奶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转变传统的奶产业发展模式,推进现代奶产业建设,现代奶业的标准是‘六型’,即循环经济型、质量效益型、集约经营型、自主创新型、产业一体化型、文化导向型。”
奶产业是一个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的行业。在新经济常态下,实现改革创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各地奶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由于牦牛分布分散、产奶量低,这从源头上决定了牦牛乳品是小众市场。“因为牧场处于高海拔地区,属于天然草原,其牧草生长周期短,导致牦牛产奶量低,同时由于生产加工技术落后,所以乳产品附加值较低。”嘉黎县娘亚公司负责人欧杰次仁同样遇到了牦牛产奶量低的问题。
为突破产奶量低的“瓶颈”,娘亚公司与西藏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西藏农牧学院动科院等科研院校、科研单位采取多种形式的深度合作,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娘亚牦牛研究开发体系。目前,公司的牦牛可在4—5岁出栏,与一般牦牛相比,生长周期缩短了2—3岁,原种场90%的母畜基本可以实现“一年一胎”,最多的时候,奶牛一次挤奶量可达6.8斤。
经过几年的不懈奋斗,娘亚牦牛已成为解决嘉黎牧业难题的“金钥匙”,引领嘉黎县从传统牧业向现代牧业转变。2020年,娘亚牦牛获国家地理标志证书;2021年,娘亚公司正式成为第六批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真正让群众通过养牦牛过上好日子,鼓起“钱袋子”。
在西藏,奶产业发展已经进入转型期,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奶产业建设已成为新时期奶产业发展的方向。现代奶产业包含多个方面,文化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和一个行业的行为,对现代奶产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抓好奶文化这个点,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促进奶产业发展转型、塑造西藏奶制品文化形象,不仅能丰富广大市民群众的“奶瓶子”,还能有效促进全区农牧经济发展。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又到牧忙挤奶季
在西藏那曲市双湖县多玛乡,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牧民们为了维持挤奶时绵羊的“秩序”,把待挤奶的母羊依次用绳子拴起来,然后拿着小桶按照绵羊排列顺序依次挤奶。 [详细] -
西藏:健康奶 护成长
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原农业部、教育部等国务院七部门联合启动实施了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