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抚今追昔 鉴往知来: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各族人民心中

发布时间:2023-02-06 10:51: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铸牢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思想基础,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始终贯穿于我国各族人民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交往交流交融、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作为新时代的民族新闻工作者,不仅肩负着“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增进民族间的和谐交流、传递民族地区百姓心声”的崇高使命,也被赋予见证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等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的机会。

  复兴征程:增进各族干部群众的国家政治认同

  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而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饱受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政治分裂的苦难。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激励着国人对共同历史命运的反思,以及对政治共同体的不断求索和制度实践。

  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国共产党历经曲折探索,领导各族人民勇担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重建了政治共同体。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经过70余年民族事务的励精图治,带领中华民族踏上“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复兴征程,增进了各族干部群众的国家政治认同,因为始终践行民族大团结,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做主、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族人民心中进一步铸牢。

  犹记2012年秋天,笔者在西藏林芝米林县南伊乡遇见的珞巴族女干部亚玛,1980年出生的她在西藏念完小学后,考上了内地西藏班。沐浴国家“援藏项目”的春风,亚玛先后在湖南、北京、上海等多地求学,学成后主动回到西藏、自愿服务家乡。珞巴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居住在我国喜马拉雅山南麓,上世纪50年代末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走出深山洞穴,搬到地势平坦、通公路、有电站的河谷定居。

  得益于国家“兴边富民”的政策,当地开荒造田,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兴办学校和医疗站,培养本地民族干部。亚玛只是万千少数民族干部中的一员,她的亲戚晓红作为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曾多次与国家领导人面对面共商国是,探讨珞巴族的发展,亲历和见证了珞巴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图为2012年西藏林芝米林县农场的水果大棚,硕果累累。摄影:夏炎

  各方参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

  改革开放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使生产力得到跨越式发展,为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下,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各方积极参与,投入巨额资金、覆盖前所未有的广泛领域,援藏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有力促进了西藏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涉藏州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要致富,先修路。”2012年笔者第一次进藏,天刚蒙蒙亮从拉萨驱车出发,日落西山才能抵达林芝八一镇的记忆,随着拉萨-林芝高等级公路的开通畅行,成为永久的“回忆”。道路的畅通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经过粤藏两省(区)历时6年的规划建设,林芝鲁朗国际旅游小镇项目正式运营。发展生态旅游,也成为当地农牧民脱贫增收的新路。近年来,借助互联网,当地还涌现出不少短视频网红,原汁原味地展现高原自然美的同时,创办并打造家庭旅馆品牌。

  图为2020年西藏林芝鲁朗镇扎西岗村家庭旅馆内景,鲁朗在藏语里意为“神仙居住的地方”。摄影: 夏炎

  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契机,西藏依托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推进富民兴边行动。如日喀则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乡村振兴。2021年日喀则市接待国内外游客720.7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7.08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4倍、2.68倍;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边贸物流业,2021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7.94亿元,是2012年的2.6倍。随着各民族经济交流的日趋频繁和相互依存度前所未有的增加,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也进一步向纵深推进。

  图为俯瞰日喀则亚东沟,摄于2012年。亚东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中国与不丹、印度锡金进行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要道。摄影:夏炎

  交流互鉴: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没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次认同,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建设也就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中华各民族文化历经5000多年相互对话和交往交流交融的碰撞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也是在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过程中不断与时俱进的。如历史上著名的“茶马古道”,不仅是古代的交通要道,也见证了藏族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在凝聚各民族精神、推动各民族团结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交流和交融也蕴含着对其他民族先进文化的尊重、欣赏、学习和借鉴。“三交”的史实成为中华各民族构筑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图为2018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印经院内正在雕版的匠人。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古老而独特,为藏族文化、中华文化的传承延续发挥了重大作用。摄影:夏炎

  图为2012年西藏日喀则拉孜县民间艺术团正在排练。拉孜县是藏族传统歌舞“堆谐”的故乡,2008年“拉孜堆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摄影:夏炎

  近十年来,在一次次赴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的采访和调研中,我们看见几代藏族人对于传统技艺的坚守,言传身教,凭借悟性和敏锐的感知,让藏刀、藏香、唐卡、“泽帖尔”等民族手工艺和珍贵的文化产业在高原传承、延续和发展;领略到西藏的“热巴”舞流传到云南迪庆后,由藏族传承的同时,还被傈僳族、纳西族学习并传承创新,形成多民族共享的舞蹈艺术——别具一格的“迪庆热巴”。

  图为老伯向记者解释普通藏刀和“拉孜藏刀”的区别,摄于2012年。2009年,西藏日喀则拉孜县农民次旦旺加被国家文化部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金属锻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摄影:夏炎

  图为2020年西藏山南乃东县民族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陈列的“泽帖尔”纺织服饰。“泽帖尔”是山南泽当镇独有的纯手工绒毛哗叽纺织产品。摄影:夏炎

  2019年,我们还在云南香格里拉尼西乡见到省级尼西黑陶非遗传承人拉茸肖巴,这位8岁起跟着爷爷学习黑陶烧制技艺的90后藏族青年,紧跟时代步伐,在守艺的同时开拓创新,祖孙接力,将传承千年的黑陶历史文化得以弘扬和发展,一些文创产品远销其他省市甚至国外。

  图为2020年云南香格里拉尼西乡汤堆村第八代黑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拉茸肖巴向本网记者介绍黑陶制作工艺。摄影:夏炎


图为2019年云南迪庆州维西县的塔城热巴传承队伍。摄影:夏炎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使之成为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图为2019年塔城热巴传统展示馆中陈列的傈僳族服饰。云南迪庆塔城镇境内居住着藏族、纳西族(其中有隶属纳西族支系的玛里玛萨人)、傈僳族、白族、普米族等8个民族。摄影:夏炎

  多元融合: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中,各民族历经了数次“大迁徒、大碰撞和大交融”,最终形成了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接近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如藏彝走廊,历史上藏族南下、彝族北上、汉族西进在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交汇繁衍,使九龙成为藏、汉、彝各占三分之一的民族杂居区,区域内还有众多民族分支,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也有个性。在长期的互动交融中碰撞出多元生活方式,并形成较高程度的社会认同。

  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这一要求落实到地方,便是要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为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化保障。如同年8月上线的由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等协同探索推出的西南五省份“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为户籍迁移、医保社保、道路运输等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提供了平台支撑,为企业和各族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近些年在涉藏州县基层,我们目睹机场、公路、特色餐馆、宗教场所和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体系的不断改善;针对社区多民族的特点,提供兼具实用性和服务功能,满足各民族成员多样化的社会生活需求和文化需求。如青海涉藏州县,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元文化共融,各族人民在这片高原热土共居、共事、共乐,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图为2019年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第七届玛域格萨尔文化旅游节上速度赛马比赛预赛现场。摄影:夏炎

  需要看到的是,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还面临着诸多外部压力和内部风险。国际局势的动荡、地缘冲突、逆全球化、民族分裂主义、互联网时代的负面社会思潮、我国城乡差距及相关配套措施的滞后状况等,客观上仍将长期存在。要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促进各族人民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党的新闻工作者应牢记使命,把握党性、人民性、创新性的有机统一,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夯实叙事本领,增强中华民族历史观的宣传,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促进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构建。(中国西藏网 特约撰稿/夏炎 作者系中国西藏信息中心副编审)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