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图为阿里地区普兰县西德村一角。记者 洛桑旦增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阿里地区认真落实党中央、区党委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组织振兴示范行动”,厚植乡村振兴组织优势,强组织、优班子、建队伍、破难题,把党的建设贯穿乡村振兴工作全过程,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夯实基础,建强“桥头堡”
党的力量源自组织,组织优势来自严密的组织体系。
阿里地区坚持大抓基层、抓实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原则,印发《阿里地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基层党组织建设“五项要求”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的通知》,持续深化“十村示范、百村提标”“机关引领、行业规范、新兴拔萃”工程,因地制宜打造“五共五固”结对共建示范点4个、党建品牌示范村10个、全区“百佳农牧区基层党组织”10个、“四个创建”基层党组织示范点40个,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9个。
此外,坚持“三个便于”的原则,调整和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持续夯实村级党组织在村级事务中的领导地位,强化基层党组织抓乡村振兴的组织保障和党建功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注重能力,选优“领头羊”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要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组织引领、组织聚人、组织引才作用,必须把做大做强村级班子队伍作为重点任务。
阿里地区坚持政治过硬、作风廉洁、综合素质好、带动能力强等标准,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村(社区)第一书记,广泛吸收大学生、退役军人、致富能手党员等进入村“两委”班子,组织12名村(社区)主干赴陕西、河北两省开展为期3个月的“蹲点”培训,学习种植、产品经营等技能;协调地区职校组织30名村(社区)主干实施为期2年的学历提升工程,采取“网上学、集中训、结对带、定期考、日常用、评比赛”等多措并举,广泛举办村(社区)主干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培训示范班、提升班、基础班,着力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班子队伍,提升村干部抓乡村振兴能力。
精准选派,充实“先锋队”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
阿里地区坚持把打造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百名干部助力乡村振兴”工程。
按照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和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要求,采取“2+X”“3+X”模式派驻535名驻村干部,精准选派770名“六个一”力量下沉村(社区),聘请农牧专家开展教学培训26场次,积极帮助农牧民群众提供致富信息639条,解决就业岗位152个,组织开展技能培训32场次432人次。
同时,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发掘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干在农村的党员致富能手,发挥“土专家”“田秀才”优势作用,组建11支党员带富队、施工队、创收队,125支护边巡边队、应急处突队,356支绿色环保队、生态维护队,为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提供有力的人才队伍支撑。
聚焦重点,打好“组合拳”
阿里地区普兰县西德村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建立西德稞原地食品有限公司,以糌粑食品和油菜籽加工为主营业务,有效促进了村民致富。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坚持统筹推进、全面振兴,更要立足实际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阿里地区按照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根本要求,立足产业兴旺,大力推广“‘支部+公司+协会(合作社)+农牧户’+‘书记带头、党员示范、专干帮办’”模式,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7个,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8个,组建“强带弱”帮带联结机制35个,有效打通致富瓶颈、拓宽致富门路。
同时,立足生态宜居,坚持“党旗红引领生态绿,生态绿彰显党旗红”工作思路,探索“党建+生态”新路径,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开展“六清”环境整治行动,持续推进“厕所革命”,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立足治理有效,在革吉县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新模式;立足边境实际,深化推广“五共五固”经验,实行军地联合管理模式和“点对点”联系指导机制,54个边境村与驻地部队结对共建,切实在边境地区凝聚起共谋发展致富、共建美丽家园、共守神圣国土的浓厚氛围和强大正能量。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日喀则桑珠孜区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知识竞赛活动
近日,桑珠孜区开展“礼赞二十大、建功新时代”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知识竞赛活动。[详细] -
山南市推动广播电视高质量发展见成效
近年来,山南市广播电视局认真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率先应用全国最新技术,推动广播电视高质量发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