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娃娃”拉巴顿珠:从自己的视角寻找生命的光
拉巴顿珠在清晨的八廓街拍摄(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22岁的拉巴顿珠自幼罹患脆骨症,被称为“瓷娃娃”。然而病痛和多舛的命运并没有让他气馁,他拿起相机,梦想成为一名摄影师,渴望从自己的视角寻找生命的光。
拉巴顿珠出生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扎西岗乡的一户农家,幼年丧母后被亲戚洛桑和果吉夫妇收养。婴儿时期的他就经常骨折,5岁时被确诊为“脆骨症”,骨折的痛苦贯穿着他整个成长过程。由于无法正常上学,拉巴顿珠只能在家自学。成年后,身高不到1米的拉巴顿珠被认定为二级肢体残疾,行动离不开双拐和电动轮椅车。
2017年,拉巴顿珠进入拉萨市残疾人托养中心生活,日子过得安定有保障,但他说:“我还年轻,我也有梦想,我想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 托养中心为残疾人开设了多种课程,拉巴顿珠选择了自己最感兴趣的摄影和视频制作。2021年,他离开托养中心,找到肢体残疾的创业者觉列,到其开办的文化传播公司负责摄影和视频制作,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对于拉巴顿珠来说,摄影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他生活的动力以及对于生命的表达。空闲时他会带着相机在八廓街拍小动物和人。虽然行动不便,但只要有机会他就尽量走得远一些。他希望未来有一天,自己能拿着相机到北京天安门拍摄。
拉巴顿珠说:“小时候躺在病床上,无聊时就看着透过窗口光线的变化,感觉很美。后来学会了拍照,理解了摄影就是寻找光、把光固定下来的过程。我的视角比别人都低,我就希望能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找到生命里最独特的那道光。”
拉巴顿珠(后)在清晨的八廓街拍摄(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拉巴顿珠(左)在八廓街给被拍摄的藏族老人展示他的照片(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拉巴顿珠(骑电动轮椅车者)在清晨的八廓街(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拉巴顿珠(左)在公司拍摄做直播的同事(9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拉巴顿珠(中)在墨竹工卡家中与养父洛桑(右)和养母果吉合影(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拉巴顿珠在清晨的八廓街拍摄(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拉巴顿珠(左)与他所在公司的负责人觉列合影(9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公司负责人觉列(左)在给拉巴顿珠讲解拍摄要求(9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拉巴顿珠在公司拍摄产品(9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拉巴顿珠在清晨的八廓街拍摄(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拉巴顿珠(左三)与他的同事们在工作的间隙喝甜茶(9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八廓街上,内地摄影爱好者对拉巴顿珠竖起大拇指(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拉巴顿珠在清晨的八廓街拍摄(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让妇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9月1日,拉萨市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新闻发布会在拉萨召开。拉萨市妇联通过开展培训、搭建平台、活动互鉴等形式,助力广大妇女群众掌握专业技能,实现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成才。[详细] -
西藏:“益”起遇“建”美好生活
母亲健康快车,是爱心车,是救命车,更是幸福车;建行五室,打造孩子们心中的桃花源;成长计划,点亮求学之路,助力梦想高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