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藏文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高层论坛在阜新召开
中国西藏网讯 8月15日,第二届全国藏文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高层论坛在辽宁省阜新市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阜新市政协联合主办,阜新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阜新市政协文史馆、阜新市民族古籍文化研究会联合承办。
图为第二届全国藏文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高层论坛开幕式现场。摄影:李元梅
图为第二届全国藏文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高层论坛开幕式现场。摄影:李元梅
图为辽宁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施光磊致辞。摄影:李元梅
论坛开幕式上,辽宁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施光磊表示,少数民族古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和重要文明成果。加强少数民族古籍整理保护工作,事关继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增进民族团结,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使命光荣。
30多年来,辽宁省保护、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了一批濒临消亡的少数民族古籍,从口传资料到碑铭、时刻,从经、史、文、哲到天文、地理、医药、工艺、美术,抢救、收集和保护少数民族古籍约60万件(册),推出了《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满族卷》《乌梁海氏家谱》等一批优秀作品,满族剪纸等18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辽宁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将珍惜把握机遇,不断加大少数民族古籍抢救、整理和保护力度,充分挖掘辽宁古籍文化深厚底蕴,也将一如既往地引导和支持阜新市政协文史馆加强民族古籍整理和保护工作。
图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郑堆致辞。摄影:李元梅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郑堆表示,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中华文化迎来繁荣发展的大好时期。在如此殊胜的因缘之下,召开第二届全国藏文古籍整理与研究高层论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家将精心谋划,认真工作,努力办成一次高规格、高水平的学术盛会,进一步推进藏文古籍整理与研究事业的新发展,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本届全国藏文古籍整理与研究高层论坛已是第二届,虽属刚刚起步,但却任重道远,有必要制订长远规划,以便更好推进藏文古籍研究保护弘扬等工作,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伟业中发挥积极作用。
郑堆提出了三点想法:一、建立合作协调机制。“众人拾柴火焰高”。加强国内各图书馆、高校、研究所、寺院、民间收藏家等机构和个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打破地域、行政级别的限制,整合各单位所藏藏文古籍资源,通过学术单位、图书馆等收藏机构联盟、学术合作等形式,形成收藏单位所藏资源共享平台。二、制订发展规划。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时,藏族文化特别是藏文古籍文献资源在其中处于什么地位、发挥什么作用,需要我们认真谋划。三、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作用。为了有效解决古籍文献的重藏轻用,保存与利用的矛盾问题,以及国内外藏学文献资源共享问题,欢迎各单位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和馆藏优势、技术优势等,相互协作,综合运用学术研究、研讨交流、大众传播等手段,从珍贵古籍文献资源入手,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在使用、宣传等方面,充分挖掘现有藏文古籍文献资源的优势和价值,发挥现有资源作用,助力于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使藏文古籍切实活起来,物尽其用,物尽其力,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图为阜新市政协主席张盈致辞。摄影:李元梅
阜新市政协主席张盈表示,作为珍贵的文献信息资源,藏文古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尽沧桑、代代相传的文明成果。加强对藏文古籍的收集、保护、研究,有利于增进对藏族发展历史的认知,弘扬藏族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加深民族情感,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各族人民的宏伟力量,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可以说意义重大而深远。我们有责任搭建平台,去推进古籍文献的发掘与研究,去探寻我们民族的过往,去赋予古籍文献鲜活的生命力和再生的光芒。
今天的论坛就是很好的形式。国内知名的藏文化专家荟萃阜新,交流研究课题和心得,品鉴藏文古籍典藏,这是藏文化研究者的盛会,是促进阜新文化繁荣发展的盛会。这次盛会必将带动更多的人关注古籍文化,在阜新文化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为阜新市政协文史馆馆长海春生介绍阜新市政协文史馆和馆藏藏文古籍情况。摄影:李元梅
据阜新市政协文史馆馆长海春生介绍,政协阜新市文史馆隶属于政协阜新市委员会,是集收藏、征集、研究、展示、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史馆,是发掘深厚民族文化底蕴,弘扬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阵地。经阜新市委、市政府同意,于2016年7月正式成立。
截止目前,文史馆馆藏6000余册珍贵民族古籍,其中藏文文献近4000多部,蒙古文文献1600多部,满文、巴利文、汉文等也有部分收藏。这些藏品涉及了历史、文学、宗教仪轨、蒙藏医药、天文历算等各个方面,典型地反映了蒙古及阜新地区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特点。所藏文献版本多为北京刻板、蒙古刻板、布里亚特刻板和金字写本、七宝写本等,所藏版本具有我国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承载了蒙、藏、汉等兄弟民族的勤劳和智慧。北京版、蒙古版和布里亚特版平时在藏区难得一见,为版本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物,填补了我国馆藏文献在这类版本方面的缺失,也为研究明清时期蒙藏地区和中央王朝的关系起到了有利的证明,更为研究藏传佛教在内地和蒙古地区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新近又收藏了嘉绒地区十八土司的文书档案五十余张,填补了嘉绒地区关于嘉绒十八王的档案空缺。这些馆藏文献档案都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图为与会专家学者合影。摄影:李元梅
本次高层论坛为期两天,来自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西藏大学藏文古籍研究所、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西北民族大学海外文献研究所、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古籍文献管理部门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
与会人员普遍认为,要继续加强藏文古籍文献的整理、保护与研究工作,深入发掘藏文古籍文献的历史价值、文献价值。(中国西藏网 记者/李元梅)
-
一场国际性藏医学术研讨会在京闭幕 老藏医重谈藏医医德
8月5日,世界中联藏医药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暨2018年北京国际藏医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详细] -
(文化脉动)藏文古籍修复师杨利群——复活历史的“面糊匠”
7月13日,是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举行的第五次藏文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的最后一天,41名来自5个省区市的学员和往常一样准时来到教室。面对破损古籍,学员们一个个小心翼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