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小事"垒起教育高满意度
98.64分!
这是诸城市在不久前公布的2017年山东省学生家长满意度测评中取得的成绩。这个成绩比上一年全省第一名提高了1.02分,刷新了“教育满意度”纪录。
诸城教育用了什么“绝招”赢得群众满意?
“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瞄准群众需求,不断改善教育生态。”谈到教育满意度,诸城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单东升颇有感触,他介绍,诸城聚焦学生、家长、教师三个维度,在群众迫切关心的“急事”“烦事”“难事”等“关键小事”上,精准发力,赢得了人民群众点赞。
破解“急事”——
转变教育供给,让学生满意
早晨上学时间到了,在诸城最偏远的乡镇——石桥子镇大近戈庄村学生接送点站牌前,四年级学生陈梦迪和宋汶博高兴地走上了刚刚停下的校车。
随车照管人员王彩金在点名册上登记好学生姓名,提醒学生系好安全带,然后跟记者聊了起来:“我们这趟车,主要跑诸城的几个‘神经末梢’:大近戈庄、王家西院、中西院几个村庄,固定接送40个孩子,每天就跑早晚两趟。”
在诸城,校车运行路线已覆盖971个村庄、1.8万名乘车学生,实现了校车全覆盖。
而在2015年以前,诸城校车运行情况还是另一番景象:校车都是个体运营,多拉快跑、超员超载、往返多次、没有随车人员等现象比比皆是,安全隐患大,学生、家长都有怨言。
“为了解决这个急事,2015年,诸城市依托长运公司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育才校车有限公司,牵头对个体校车进行了全款回购,所有校车统一由育才校车公司运营管理,每辆校车补贴购车费用的30%,共补助1030万元。”诸城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熙良说。
校车公司统一运营后,重新规划运行路线500多条,科学设置接送站点1300多个,根据需要新购置“大鼻子”校车39辆,并给每辆校车安装了定位系统和4个视频监控摄像头,统一接入校车公司、教育局、公安局安全监管平台。此外,政府对乘车学生每人每天补助5元,至今已发放补助2143万元。通过监控平台,可以看到每一辆校车的运行情况和车内学生的一举一动,实现了时时可看、处处可看。
时时可看的还有食堂。诸城全市47所中小学71家食堂全部完成了“亮厨工程”,家长、学生随时可以看到食品加工的全部流程,所有食堂全部配备了快检室。40多所学校食堂配备了专业营养师,为学生进行营养配餐,保证学生吃得安全、吃得健康。
除了安全,更大的变化出现在课堂。
为切实转变“分数论英雄”的传统评价方式,诸城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联合成立全国首家县级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监测评价中心,建立了学生绿色监测评价体系,设立了学科质量、实践与创新、艺体素养等6项指标,考试成绩不再是评价学校及学生的唯一标准。
同时,诸城引进网上阅卷系统和“必由学”增值评价系统,利用具体的增值状况来分析学校、教师和学生,不再简单地看分数和升学率。
分解“烦事”——
瞄准痛点出手,让家长满意
“学校下午放学早,家长没时间接。”这样的问题,如今在诸城已经销声匿迹。
“以前,学校下午放学,多数家长还没下班,家长只好花钱让学生在校外托管机构托管,家长颇有怨言。”诸城实验小学校长谢建伟说,“2015年,诸城在义务教育学校推出免费‘延时服务’,与‘四点半学校’、走班课程、社团活动相结合,列出十几种学生喜欢的项目供学生自主选择,解决了家长的烦心事。”
“‘延时服务’让学生在感兴趣的领域得到了特长发展,产生了一批佼佼者,现在很多比赛,我们都不用刻意组织训练,各个‘兴趣组’就能承担起任务。”实验小学副校长李子才告诉记者,“学校的合唱团荣膺山东省第一名,门球队荣获全国少年门球比赛第五名,乒乓球队连续多年获潍坊市男女团体冠军……”
“现在我不用天天请假来接孩子了,孩子放学后在学校里学萨克斯,既安全还省钱,这样的‘延时服务’太有价值了!”实验小学四年级12班学生家长司朝霞说。
不仅仅是课后,为了让家长满意,诸城交出了一份份更加精彩的答卷。
把“学校建设”“教师引进”作为提升办学条件之“两翼”,统筹规划、持续改善,目前已完成新建、改扩建学校48处,投资20多亿元,新增学位5.3万个。2017年秋季,在潍坊市率先解决了“大班额”问题。
始终把质量作为教育发展的生命线,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总结梳理了影响教育质量的“十个环节”,明确了提高质量的“二十条路径”,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质量提升体系。5年来,诸城高考成绩连年位居潍坊市前列。
诸城组建了17个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搭建新媒体服务平台,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各学校设立“家长开放日”,定期开放校园,邀请家长走进教室、走进食堂、走到学生身边。定期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父母大讲堂”教育惠民工程。
化解“难事”——
创新管理体制,让教师满意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关键在教师。
为了化解师资难事,2015年诸城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自2015年至2020年,每年补充新教师500人左右,优先按当年教师“退补相当”原则补充编制内教师,其余缺额部分招聘聘用制教师。4年来,诸城共招聘新教师2332人,超过了全市教师总数的20%。其中超过70%新聘教师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有效破解了农村教师年龄老化、结构性缺编、师资力量不均衡等问题。
化解了教师缺口的难事,问题又来了:新进教师多了,如何让新教师快速成长?
“新上岗的教师,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2015年上岗的林家村小学教师黄文珂告诉记者,“上岗前,我们在教师培训基地封闭培训了半个月,培训内容包括岗前政治集训、专业素养集训、现场观摩教学等。上岗后,又利用周六和月教研活动时间参加分学段分学科新教师初岗集训,以及后续的实践研训、延伸培训等。”
黄文珂的成长不是偶然,而是得益于诸城精心构建的新进教师“343培养机制”,即每年拨付100万元新教师专项培训经费,制定三年培养计划,构建域外、市级、学校、教研组四级培训联动网络,实施集中培训、分散研修和网络研修三种基本模式,促进新进教师一年合格、两年骨干、三年优秀。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新教师的业务素质,我们统一将农村新上岗教师安排在城区学校跟岗锻炼1至2年,一对一安排骨干教师担任‘成长导师’,带领他们尽快成长为骨干。”诸城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刘焕仁说,能够拿出1至2年的时间,让农村新上岗教师进城学习,这是需要顶住很多压力的,“但为了让教师满意,我们必须这么做”。
除了新教师的“岗前培训工程”,面向各个群体教师推出的满意之举还有:
诸城在潍坊市率先设立政府教学成果奖,每年发放奖金200万元。设立1000万元的美晨龙城园丁奖,专门奖励优秀教师。优秀的教师收获了满意。
高标准建设单身教师宿舍,全市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居家式周转房300户、周转宿舍355间,并建设了教师文体活动中心。年轻的教师收获了满意。
设立大病探望制、帮扶制,对有困难的教职工和家庭发放救助资金200多万元。每年免费为教师组织一次健康体检。2016年,争取捐赠625万元,为全市5200多名离退休老教师提供免费体检。弱势的教师收获了满意。
如今在诸城,学生学得开心、家长送得放心、教师教得舒心,群众满意度连创新高。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这里,从纸上走到了现实。
-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近年来,八宿县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并在合理布局、集中办学以及教育“三包”经费使用和管理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全县义务教育均...[详细] -
为“光明磊落”的教育统计数据护航
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计数字要光明磊落”。[详细] -
上海“组团式”教育援藏 为藏地学校留下“带不走的队伍”
海拔3800米,格桑花怒放的地方,西藏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交出的一张张眼亮成绩单,让藏地老百姓亲身领略到“上海教育”的神奇力量———高考升学率连续两年达到100%,本科率达到95%以上,重点本科率突破55%……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