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艺术化宣讲走进革命老区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7月23日——8月5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策普及宣讲团赴茶陵、醴陵、株洲县、平江红色革命老区开展形式活泼、内容生动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艺术化宣讲活动,在革命热土释放青春的活力,在红色根据地凝聚人生奋斗的能量。
政策宣讲进基层,惠民生
此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艺术化团先后在茶陵县沿河村、醴陵县明月镇和嘉树镇、株洲县南洲镇、平江县三墩乡五地进行政策艺术化宣讲。因宣讲活动影响较大,大学生宣讲团受邀到新化县圳上镇加演一次,艺演时间为13天。
宣讲团共原创编排了12个节目,并把节目与团结友爱篇、十九大精神篇、以民为本篇、社会公德篇、文化自信篇、中国梦篇、家庭美德篇、平等公正篇、富强文明篇、爱国奉献篇、民主法治篇11个篇章相互对应,节目形式有舞蹈、合唱、音乐剧、情景剧、哑剧、群口演说、三句半等。每去一个地方,宣讲团均开展一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状况的调研,然后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实际安排调整节目内容。
宣讲队员们通过艺术化的形式,从人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为专业的理论政策接上地气、架起桥梁、拉近距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走近基层群众,受到各地干部和 百姓的热烈欢迎。醴陵明月镇、嘉树镇的党委书记均表示,“这次宣讲对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党员干部培训是一场及时雨”。三墩乡人大副主席伍旭光评价:“相对于传统模块化、专业化的政策宣讲,艺术化宣讲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形式很新颖。”观看演出的一位株洲县税务基层干部说:“这种宣讲从大学生的视野诠释对国家大势、社会热点、家庭情感等诸多方面的观点,既青春洋溢又赋予生活哲理气息,节目融政治性、时代性、艺术性、战斗性于一体,形式轻松活泼,经看耐看。”
红色文化、先进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交相辉映
在大学生用艺术化形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革命老区的基层老百姓时,当地的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发展状况也反哺了这批大学生。宣讲闲暇时,当地基层政府组织队员们先后到中共南四区苏维埃旧址及其纪念馆、东富寺、耿家公宗祠、杨得志故居、罗盛教故居等红色景点了解各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参观渌江书院、瓷谷,体验当地民俗传统文化;实地考察了光伏发电站、幸福安居基地,福岭木业有限公司、掌中宝景观制模厂、两所花卉苗木培育基地,了解各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同时围绕"基层党建"和"红色基因传承"两个主题,实践队员们现学现卖,采取新学的田野走访和专人讲解两种形式进行了社会调研。通过游学、走访两种形式,队员们增进了对各地实情的了解,为政策宣讲提供有地方特色的素材,让大学生对乡村的建设与发展状况有了初步的认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阅人无数,感受革命文化、先进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水乳交融,这群大学生纷纷表示,在这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受到了教育、开拓了视野。
理论艺术化宣讲:一种大学生成长的有效模式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每年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艺术化宣讲队员都是临时招募的大学一、二年级的“三下乡”志愿者,绝大多数队员没有艺术特长和舞台经验。宣讲团指导老师会在出发前利用一周左右时间给新队员们进行三种培训:一是较为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培训;二是理论艺术化宣讲技巧培训,三是社会调查方法培训。接着师生一起创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艺术化节目并“魔鬼式”排练新编节目。学生何静说:“这种集训对我终身受益,磨砺了我的意志、拓宽了我的思路、激活了我的创造力,我会将这种理论艺术化宣讲方法运用到我未来要从事的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中。”刘晴说:“这次我们28人排练的这六场艺术化宣讲,既是学校对大学生的大胆而具有创造性的有效训练模式,也是我们大学生们突破自我、挑战自我的绝佳模式。我已经由原来的不自信变成今天的‘不要脸’了。”
-
“恋爱课”有助大学生正确对待爱情
近日,中国矿业大学一门“恋爱心理学”选修课在网络走红。在该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上,这门选修课的访问量超过了150万次。[详细] -
大学怎么过 先得有规划
近些日子,参加完高考的同学们陆续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喜悦之情自然难以言表。对于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该如何度过这个问题,也该提上议事日程了。[详细] -
年画拾光 匠心传承——河南工学院大学生暑期走近“非遗”
7月下旬,河南工学院“年画拾光匠心传承”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一行10人赴安阳市滑县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宣传、保护、弘扬、继承”为主线,走近滑县木版年画这一极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探索非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