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教育

河海大学研支团:万丈豪情支教路 盛开民族团结花

王雪 范江英 发布时间:2019-12-16 10:17:00来源: 拉萨晚报

  “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西部边疆地区是青年摸爬滚打的广阔天地,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最好舞台,越来越多的研支团走进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在雪域高原,来自河海大学研支团的团员们正用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浇灌民族团结之花,让梦想在高原绽放。

  用爱和责任浇灌“希望之花”

  “老师,我很感谢您教给我的那些道理,期中考试我考了102分。”这是高一学生西洛次仁给任课老师高延艳说的心里话。

  高延艳是河海大学第七届研究生支教团队(以下简称“研支团”)的成员,研支团共有6名成员在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支教。

  在高延艳眼里,西洛次仁是一个内向、害羞的孩子,成绩一度徘徊不前让西洛次仁感到挫败、难过,高延艳主动给他布置任务,还安慰他要不断摸索学习方法。

  高延艳本身也是一名少数民族,来到西藏后,她发现少数民族文化学习和传播的氛围更加浓厚。“学生会一边学习藏文,一边学习汉文,像《再别康桥》背后徐志摩的爱情故事,《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故事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我从学生的身上感受到民族团结的氛围。”高延艳说。

  初一(2)班的旦增洛珠感觉支教老师都很温柔,他说:“老师们不仅在课堂上教我们如何做人,教我们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晚上到寝室查寝还会给我们带水果和零食,对我们非常好。”

  支教过程中,团员们全身心投入,授课范围涵盖语文、英语、政治、生物等多门课程,6名团队成员一周累计课时近100节,在历次考试中,研支团成员所带班级总分和各科平均分均名列前茅。

  用一年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支教团团长张源容说:“虽然我们的本职工作是支教,但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研支团成员在带好本门课的同时,还经常帮请假的老师代课,课程经常跨年级、跨学科,他们还要照顾学生的校园生活,协助校长办公室、教务处、宿管中心等部门开展工作。

  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教务处主任李小伟说:“在我们当地学校和老师眼里,这群来自东部发达地区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是高材生和全能手,能力很强,能胜任好各项工作。”

  “用一年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是6名支教老师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为了让高原学子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团员们利用休息时间,在校园内成立了首个科技社团-3D打印社,在研支团指导下学生次登尼玛和3名队员设计的“藏茶过滤器”获得了拉萨市青少年3D创意比赛的三等奖。

  5月份,团员们通过腾讯公益、中西部书海工程发起两元筹募捐活动,并将募集的863册图书捐赠给墨竹工卡县扎雪乡中心小学,团员孙菲说:“支教前总感觉民族团结是一件离我很遥远的事情,来到西藏后发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都是在践行民族团结。”

  把最青春的我们献给最可爱的你们

  10 月中旬,一次家访让团员们来到了西藏雪堆白传统手工艺术学校。在与雪堆白学校校领导的交流中,团员们了解到,雪堆白学校于6 年前收养了 25 个孩子,这些孩子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普遍学业基础薄弱,面临很大的升学压力,非常需要社会的关爱。

  为了充实孩子们的周末时光,提升孩子们的学习成绩,研支团开展了以年为周期的“七彩周末”志愿服务项目,每周六到雪堆白学校开展学业辅导、兴趣培养、素质拓展等活动,陪伴孩子们度过丰富多彩的周末。

  研支团还与恩惠苑社区结成帮扶对子,共同创立了“恩海学堂”,团员们利用周末时间给搬迁儿童提供学业辅导,开展了语数英基础课程、自习伴学、主题教育课堂等活动。

  恩惠苑第一书记旦达告诉记者:“恩惠苑的孩子都是县区搬迁来的,基础比较薄弱,恩海学堂成立以来,团员们利用周末时间来给孩子上课,在他们的帮助下,孩子们慢慢地发生一些变化,开始工工整整地写字,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

  “千里烟尘书香近,异乡耕耘报国情。” 青春在支教中闪光,梦想在实践中挥洒,第七届河海大学研支团的团员们将一如既往地为高原地区教育发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让民族团结之花开得更鲜艳!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