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教育

大学生李世伟与伙伴们的创业故事:带着梦想闯高原

张黎黎 发布时间:2020-01-16 09:05:00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和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不同,李世伟的目标很明确:把创业之路挺进西藏。

  李世伟是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大三学生,别看他只有21岁,却是有近2年创业史的“小老板”,麾下还有35名拥有共同理想的小伙伴。

  个子不高、面容清秀,接受记者采访时略显腼腆,这个山西小伙实在让人无法与一名“野心勃勃”的创业者联系起来。不过,随着“机器人益智教育”这个话题的打开,李世伟侃侃而谈的自信里开始流露出了一名大学创业者的睿智和雄心。

  9个年轻人的梦想“起航”

  李世伟是小学教育专业,早在大一时,他就在思考:怎样才能拓展小学教育,让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一个偶然的机会,李世伟接触到了机器人教育,有简单的编程、有动手设计的创新、也有搭建的快乐,这不就是自己一直寻找的教育创新吗?

  李世伟把自己这个懵懂的想法和同专业的郭增凤、普布玉珍、张育、叶兆寻等同学分享后,很快就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于是,9个年轻人的梦想就此起航。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激情碰撞出灵感的火花,但是等到他们稍稍冷静下来,才发现除了最基本的资金问题外,还有场地、宣传、招生等问题等待着他们……纷繁复杂,创业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大卫亲自找到了他们。原来,教育学院恰好也准备进行课程改革,成立创新教育实验室,李世伟他们的创业梦想刚好和这个思路吻合。“现在你们有什么困难和问题?我们通过学院、学校的力量来帮你们协调解决。”

  这一句话犹如雪中送炭。

  很快,30万元的创业基金批了下来,“智慧星机器人教育”工作室也正式入驻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实验室,原本困扰着这9个年轻人的困难,没想到就这样迎刃而解了。

  回想创业之初,李世伟觉得要是没有学院的支持,创业的梦想就会“夭折”,“当时的我们只有一腔激情,根本没有考虑到资金、场地等这些实际困难,真的特别感谢学院的大力支持,才让我们坚定了最初的梦想。”

  群策群力一起打磨产品

  “最难的是课程研发。”作为智慧星的负责人,李世伟考虑的事情更多。一节75分钟的课程,如何让孩子们尽情享受到玩的乐趣,还能在动手中开发智力?

  有了经费,李世伟和8个伙伴开始奔波在山东、陕西等多地进行线上、线下培训。培训过后,李世伟和他的小伙伴们开始把精力放在课程研发上。一边要学习,一边要培训,还要花精力进行课程研发,创业与学业交织的压力接踵而来。“我们一般利用晚上或者周末的时间来讨论课程研发。”央吉秋宗是智慧星创办至今一直坚持下来的同学之一,但是这条路走来实属不易,教材都是在那些共同奋斗的夜晚里,大家群策群力,一遍遍思考、打磨,最终编写出来的。

  经过半年的筹备,2018年6月,“智慧星”开始运营招生。因为一个老师要负责2至3名孩子,所以第一学期只招了50多名学员。第二学期则招生近90人。

  “规模不敢太大,一方面是为了安全,一个老师不能同时兼顾太多学生。另一方面,也有一些老师中途退出。”面对学业和就业的压力,有同学开始退出。

  当然,有退出的,也有怀揣着创业梦想参与进来的。“智慧星机器人教育”在咸阳渐渐小有名气,很多家长慕名而来,想让孩子体验这种益智的教育。

  让更多孩子接触益智教育

  “如果只是停留在学校层面,那这个创业就失去了意义。”

  经过两年的打拼,目前“智慧星机器人教育”主要致力于3岁至12岁儿童益智教育课程的研发、教学与传播以及益智教具的设计、生产和销售,开设有学前儿童乐高班以及学龄儿童动力机械班、WeDo编程班、EV3编程班,35名授课老师都是经过培训后取得机器人授课证书的教育学院学生,其中有4名是藏族。

  从最初创业到现在,李世伟心中的目标都很明确:把“智慧星机器人教育”拓展到西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目标呢?早年去西藏调研时,李世伟就发现,益智教育在西藏有很大的市场。

  “尤其是县、乡一级的教育,孩子们根本没有太多机会接触这种益智的教学方式。”李世伟说。在创办“智慧星”之初,李世伟其实有意识地招进了几名藏族同学,想着有一天他们能带着自己研发的益智课程,利用双语教学,把“智慧星”挺进高原,让更多的藏族孩子享受到在学习中玩耍、在玩耍中学习的快乐。

  但是,梦想归梦想,现实终究是现实。

  2019年,李世伟再次带着他们研发的课程到了拉萨。在一次次与学校的接洽中,在一次次随机的街访问卷调查中,李世伟碰了个“满头包”。

  “从这次打击中,我觉得应该转变思想,越是被拒绝,越说明这是一块不曾被开发的土地,说明未来有很大的市场和机遇。”李世伟依然很乐观,毕业后他计划继续开拓西藏市场。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