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教育

全国优秀教师格达乡中心小学教师拉巴卓玛:“我从未想过离开这里”

余洋洋 发布时间:2020-09-22 09:39:00来源: 拉萨日报

  距离拉萨市约130公里的格达乡是当雄县辖乡,这里平均海拔约4500米,夏天有壮美的牧区风光,冬天亦有漫长的高寒缺氧。作为格达乡唯一一所小学,格达乡中心小学承担着格达、羊易、甲多、央热4个村的小学生教育工作。今年44岁的拉巴卓玛,在这里度过了自己23年的教师生涯。

  “大家跟我一起读,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在格达乡中心小学见到拉巴卓玛老师讲课时,记者发现眼前这位老师和一般数学老师不太一样,她会带着孩子们先读几遍题目,然后询问孩子们题目中每个字句的含义,最后才开始数学教学。

  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有原因的。

  “牧区的孩子基础比较差,在没有上学以前,他们几乎接触不到汉语。所以我在数学教学中,会教他们先读顺、理解题目,最后解题。这样学生更容易学到新的知识。”拉巴卓玛告诉记者,课堂全部采用汉语教学,她所带的二年级(2)班学生对汉数理解能力越来越强了。

  牧区地广人稀,学生的家离学校普遍较远,这里的孩子大多寄宿在学校。除了上课以外,拉巴卓玛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常常去宿舍和他们谈心。“有些小孩只有七八岁,看到他们小小年纪住在学校,很心疼他们。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边的孩子们生活自理能力很强。”拉巴卓玛说。

  拉巴卓玛老家在堆龙德庆区,然而23年来,她早已习惯了在这里教学,那份对学生的爱也早已刻在她的内心深处。拉巴卓玛教过的学生数不胜数,其中不少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概是在2009年,班里有个小女生,上课没有精神,总是咳嗽。我和她的家长沟通了两次,让家长带着小孩去医院看看,但是家长认为孩子只是感冒,没有过多留意,孩子也一直没有好转,病恹恹的。”因为这个孩子是单亲家庭,家庭条件也不太好,妈妈是个朴实的牧民,没什么文化,拉巴卓玛便自己带着这个孩子去市人民医院检查,这才知道孩子得了结核病,需要住院治疗。拉巴卓玛拿出了自己的积蓄,但是还不够住院的费用。“我跟学校反映了这件事,校长当时便组织全校教师为这个孩子捐款,凑齐了住院费。”在医院治疗3个月后,孩子返回学校。

  “现在她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逢年过节,她总是会来看我,我们也一直保持着朋友般的关系。”拉巴卓玛微笑着说。

  三年前,源于对西藏的向往和热爱,云南小伙杨先露义无反顾地来到了西藏,并成为格达乡中心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在三年的工作中,他都与拉巴卓玛合作。

  “拉巴卓玛老师是一个阳光向上的老师,见到她时,她总是微笑着。教学中,她对学生特别用心,该严厉时严厉,该温柔时温柔。对待同事,她总是积极主动地去帮助别人。”杨先露告诉记者,去年两人一起带一年级时,由于孩子汉语基础差,在讲“通知”的写法时,学生怎么讲都听不懂。“当时我没办法,就给拉巴卓玛老师打电话求助,她立马赶到教室,耐心地帮我为同学们翻译。”

  “拉巴卓玛是我事业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是我前进的指明灯。”杨先露说。

  对于刚参加工作时的情况,拉巴卓玛依然记得很清楚。“路不通、电不通、电话也打不通。教室里的条件很艰苦。”更令她头疼的是,当时的牧民几乎没有一点点教育意识,很多孩子都在家放羊。为此,她时常上门做家长的思想工作。

  “现在和以前相比,教育教学、学生住宿、学生吃饭等条件都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每顿午饭有4个菜,教室里也用上了电子白板。最令我感到开心的是,家长的观念转变了,他们会主动送孩子来上学。”拉巴卓玛说。

  “苦吗?”面对记者的提问,拉巴卓玛笑着摇摇头。“遇到过困难,受到过挫折,但真不觉得苦,这里的孩子虽然有点羞涩,但他们很听话,很爱老师,也懂得体谅老师,和他们在一起,我很快乐,看到我的学生一个个长大,一个个有出息,我很欣慰。”

  既来之,则安之。这么多年来,学校有不少老师先后调离这里,或回到家乡,或调到市区。拉巴卓玛不是没有机会离开,而是舍不得离开这里,那份对这片辽阔土地的热爱、对牧区孩子深深的依恋让她心甘情愿地在这里扎下根来。

  “20年前刚来时,就安下心来了,没想过离开这里。到退休为止,我会一直待在这边。”拉巴卓玛朴素的语言背后是无悔的坚守。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