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教育

如何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校长胜任力

发布时间:2020-12-02 10:09:00来源: 中国教育报

  乡村小规模学校是我国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被视作实现教育公平的“神经末梢”。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也是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2015年,全国乡村小规模学校(不足100人的小学和教学点)共有111420所,占乡村小学总数的55.7%,占全国小规模学校总数的87.9%。近年来,经多方努力,乡村小规模学校在办学硬件上已基本大变样,部分区域实现了“农村城区一个样”;在软实力建设上,乡村小规模学校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强筋壮骨”。但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学校小而弱的现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乡村小规模学校校长队伍的优化,通过尽可能提供倾斜性支持和关照,保障校长在学校改革和发展中能够胜任岗位要求。

  驱动创新成果

  个人的成就动机是激励个体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取得成功的内在驱动力。乡村小规模学校校长对乡村教育事业的坚守以及持续的胜任力养成取决于其职业认同感水平,而校长职业认同感水平离不开社会对其工作成果及其工作价值的赞赏和肯定。真正有效地推行乡村学校及其校长荣誉制度、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乡村学校及其校长资助和支持专项基金不失为良好的驱动方式。

  国务院办公厅早在2015年《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中就明确提出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的要求,从国家层面高度给予了乡村教师肯定、支持和鼓励。笔者认为,在此基础上,从振兴乡村教育、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的角度,有待特设乡村学校荣誉制度、乡村校长荣誉制度。通过对“荣誉前”引导、“荣誉中”激励、“荣誉后”管理三阶段全程设计,防止实施过程简化为一纸证书的颁发而削弱制度应有的激励功能,真正发挥对先进乡村学校、人物及事迹给予赞赏、鼓励和宣传,从而提升乡村学校及其校长成就感、荣誉感,催生其内在积极动机的作用。另外,立足资源依赖与人性关怀的角度,要进一步引导与鼓励社会力量和资源建立专项基金,扩大及提高对乡村学校与校长的关怀度和关注度,激活乡村教育振兴的人才活力。

  落实精准培训

  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最为核心的体现并非是否将学校建得富丽堂皇,是否拥有一支高学历的教师队伍,而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精准培训的出发点与归宿点都应紧紧围绕这一主旨开展。

  在现有校长培训基础上,有必要在“国培计划”中单列“乡村小规模学校校长培训计划”并建立定期培训机制,有计划地组织乡村小规模学校校长参加更具针对性的专题培训。在培训内容或领域上,结合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培训需要适度关注以追求高质量教学为核心的复式教学、小班化教学、多科跨年级教学、同伴辅导等主题,以推动校长及师资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互联网+背景下乡村校长领导力培养、乡村教师职业认同与生涯规划等主题,以激发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活力为核心的基于乡土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小微学校管理、家校合作、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势与特色挖掘、“学校联盟”等主题,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核心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教学策略、儿童和青少年健康干预、体育锻炼等主题。

  未来乡村小规模学校在基于规模特征的资源配置基础上,会有更大潜力走向更加精致化的教育实践。因此,精致化教育、个性化关注、精细化管理等核心内容应在培训中也有所体现。

  精准培训还要求在培训方式上有所突破。近年来“送培下校”的方式普遍受到乡村小规模学校欢迎,通过整合高等学校、区域教师发展中心以及本土中小学优质资源,组建更接地气的培训专家团队,深入乡村小规模学校,真实体验学校的发展状态及师生对工作学习环境的感知和理解,精准把脉,量体裁衣。通过“在场”,实现从“局外人”“旁观者”向“局内人”“参与者”的转变,进而提供更具实效的专家支持保障体系,让培训真正“活”起来、“实”起来。

  此外,导师制也是乡村小规模学校培训的重要改革方向。在未来培训中,可以为乡村小规模学校校长分配管理经验丰富的校长或专家作为导师,制定一对一的深度发展与指导蓝本。

  探索新型“乡村—学校”关系

  乡村小规模学校对乡村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功能,是所在乡村社区的心脏。因此,在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当中,乡村应呈现“积极在场”而非“消极援助”姿态。在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当下,需要进一步探索新型“乡村—学校”关系,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结机制,打造乡村小规模学校与乡村社区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一方面,要强化社区对学校办学的实质性参与,例如通过联合当地居民与企业多方力量开展诸如以地区传统、文化、产业体验学习为活动主题的授课活动,可涵盖道路修整、牧场、养鸡场、消防、地区特色美食制作、栽种等活动与学习机会,为学校提供资源支持,帮助校长坚定发展好乡村教育的信心。

  另一方面,通过乡村社区搭台,鼓励校长、教师代表扮演“社区—学校联络者”以及“信息技术领导者”角色,参与乡村管理、扶贫、绿色经济建设、数字乡村建设等事务,推动校长及学校教师发挥超越课堂和校园的“社会活力”,重新认识并发挥教育的社会价值,在学校与社区的双向融合中形成良性循环、美美与共的良好局面。

  (作者单位:吉林省教育学院。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中小学校长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6]第168号】的阶段性成果)

(责编: 常薇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