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
展望“十四五”规划系列评论
党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为我国新时代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建设更加公平的教育体系的坚定决心和战略部署。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它既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价值导向,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教育公平是一个多维度的历史性概念,意味着往往只能从“现实”向“理想”不断逼近。从教育资源的供给或配置来看,它包括区域公平、城乡公平、校际公平以及面向不同学生群体的教育条件公平等。此次《建议》提出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等多项深化教育改革举措,表明我国教育发展开启了全面追求教育公平的新征程。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是促进国家教育公平的基础工程。义务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最基础、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事关亿万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因此,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与质量公平是反映我国“两个一百年”伟大奋斗目标的国家教育底色与底气。
2019年,我国小学净入学率为99.94%、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02.6%,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体现了较高水平的义务性与公益性。但是,由于历史、文化、地理、政策等原因,我国长期以来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客观现象,进而导致义务教育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和城乡发展不均衡等现实问题。《建议》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改革目标,即旨在消除这种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义务教育不均衡现象,从根本上最大化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全国范围内的公平发展。客观而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是一项不亚于“九年义务教育全免费”的重大民生工程,它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质量标准建设义务教育学校,为义务教育学校配置标准化的教育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资源、课程资源、教师资源、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教育装备等,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教育壁垒,提高乡村及薄弱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全国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最终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是补齐教育公平短板的重大举措。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专门教育是国家基础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社会的文明和谐与稳定发展,也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本质要求。然而,与普通基础教育发展相比,这些教育长期未能得到社会的足够重视,难以满足部分社会群体的个性化、特殊化、专门化教育诉求,以致其成为教育公平的一个短板。《建议》提出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就是要补齐教育短板、补强教育弱项,让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红利和教育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重在落实各级地方政府的规范办学主体责任,鼓励支持街道、社区、村集体、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基本单元开办公益性幼儿园,为人们就近提供便捷、实惠、可靠、科学的保育保教服务。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重点是依靠各级政府依法建立健全特殊教育学校运作体系,确保残疾青少年儿童应收尽收,加强人文关怀,推动融合教育,探索医教结合办学新模式,保障特殊群体的发展权、受教育权与就业权,积极规划引导融入社会。完善专门教育保障机制,关键在于将专门学校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发挥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专家的社会功能,构建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共同干预的“问题少年”教育机制,使其早受教育、迷途早返。
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是推动全体学生实现公平发展的重要途径。高中阶段教育是国民学历教育体系的枢纽环节,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十字路口,一方面学生可以选择普通高中教育,为进一步接受理想中的高等教育做升学准备;一方面学生可以选择中等职业教育,学习某种技能,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劳动者或生产者做准备。当然,在终身教育体系之下,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实践后还可以选择“回炉再造”,重新定位职业方向。高中阶段教育对于教育分流、社会分流尤其是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这种特殊功能,都内在地要求高中阶段学校走多样化的发展道路,它符合教育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和人才发展规律。《建议》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意在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为全体学生的实质性公平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选择空间。高中阶段学校的多元化发展,应积极探索构建新的高中阶段学校结构体系,包括建立普通高中、特色高中、职业高中、综合高中等多元并存的高中阶段学校,同时还应鼓励普通高中尝试探索开设职业技术选修课等普职融合教育新模式。
构建更加公平的教育体系是一项艰巨的系统性、战略性、时代性民生工程,它是我国教育整体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诉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内在要求。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本质上是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教育公平,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共享教育发展成果。
(作者系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劳动教育如何在大中小学延伸
首届中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峰会以“共话劳动教育,共创美好未来”为题,多维度讨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之道。[详细] -
对分课堂助力思政课教学改革
对分课堂是一种立足于中国本土、吸纳了古今中外优秀教学成果的教学新范式,是四元教学的实践验证。[详细] -
思政教育要追求知行合一的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政课教学中自觉追求知行合一的境界。[详细] -
把握思政课教学的“事、时、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