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教育

西藏林芝察隅县“3334”特色工作法织密培训“网络”助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2-01-24 10:16:00来源: 西藏日报

  近年来,西藏林芝察隅县以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坚持“三个导向”、打造“三个平台”、创新“三种方式”、健全“四项机制”,不断织密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党员干部政治素质提升明显,教育培训成为干部历练成才的良好途径。

  坚持“三个导向”,设置精品课题。坚持问题导向。每年向超过70%的党员干部群众发放调查问卷,通过征求培训内容、培训地点、授课方式、师资构成等内容意见,及时研判优化培训工作,提升党员干部群众对于教育培训工作的参与度和选择权。坚持内容导向。力争把党的历次全会精神、政治理论教育、党性党风党纪和反腐倡廉教育、国家政策形势教育及干部健康知识讲座等作为全县干部培训的重点内容。坚持需求导向。在抓好组织轮训、干部调训、自主选学的同时,根据党政、专业技术等干部不同类型、层次和岗位实际需求,实施“订单式”培训、“菜单式”教学,平均每年开设培训班80余期,内容涵盖党建、行业业务、专技技术等各个领域,培训人数和规模达3500人次以上。

  打造“三个平台”,开发教育资源。打造党校主阵地培训平台。积极争取资金2000万元用于党校新址建设,配齐配强党校班子和专职师资10人,兼职师资20余人,2020年5月机构成立至今,已成功举办23期主体班次。打造“点、线、面”援藏培训平台。近年来累计邀请12名宣传、财政、国土等领域党政专技人才赴察进行柔性挂职,选派21名优秀年轻干部赴深圳进行跟岗学习,搭建智力援藏“点—点”精准培训;依托深圳6个街道办与察隅县6个乡镇行业领域结对帮扶等形式,开展援藏“线—线”帮带培训;利用深圳市国培中心、干部经理学院等专门培训机构,针对基层党建、创新能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开设西藏察隅专项培训班,目前累计培训干部150余人次,架起援藏专业培训机构“面—面”平台。打造“两地八点一线”党建红色长廊培训平台。充分挖掘察隅红色资源,构建具有边境地区特点的培训阵地。“两地”为英雄坡纪念园、沙玛强边训练营;“八点”为县委党校党史展馆、学尼瓦弄战役陈列馆、扎拉村红色驿站、雄久村西拖拉卡“囊塔归巴”村史馆、京都村集体经济、新村僜人下山、拉丁抵边搬迁村、松林解委旧址;“一线”为以县域重要公路为连线的边境党建红蕴长廊。

  创新“三种方式”,丰富培训载体。创新分级分类分层定向培养方式。把党政干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农村各类实用人才、企业管理人员、乡村振兴专干等全部纳入培训范畴,突出抓好各单位部门负责人、乡镇党政“一把手”、基层干部、中青年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党外干部”等特殊群体,力争干部培训做到点和面、统一性和差异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的有机结合。创新“说教+实践”教学方式。积极探索“课外实践”时间占授课总内容30%以上的教学模式,通过开展结业考核、现场问答、模拟考试等方法检查学习成效,层层传导压力,使学员真正学到位,用得上。创新“身份互换”教学方式。巩固拓展创新“领导干部上讲台”机制,增设“学生当老师上讲台”体验环节,培训课间随机邀请参训学员上台进行经验分享授课,并现场提问,调动积极性的同时传导培训压力,较好地实现了知识整理——消化吸收——再次解读——知识输出的整体过程,加速参训学员思维知识的结构化,加深培训效果。

  健全“四项机制”,确保培训实效。完善问答机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设置提问解答环节,学员在课堂上及时提出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由培训老师现场解答,让培训解决问题题,让讲台成为解决问题的平台,目前累计解答问题300余次。强化学员管理制度。实行干部调训制度、行业办班和外出培训审批制度、培训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和学风管理制度等压实管理抓手,提升教学质量。健全促学机制。不断整合行业内部和县直各项培训资源,以培训主体备课、组织部现场观训、学习效果现场询问、参训学员反馈等方式,引导培训主体提升培训效果,让干部主动参学、提升能力。建立培训奖励考核机制。根据培训效果,由学员对培训主体进行打分,增添培训主体培训压力,根据评分直接影响授课费发放比例,提升党校老师备课授课能力,提升培训实效性,提高干部参与培训积极性。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