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奥林匹克教育生根发芽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落下帷幕,这场冰雪盛会创造了丰厚的有形和无形的冬奥遗产,如何让这些宝贵财富长久发挥效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奥林匹克运动最核心的功能是教育。推广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价值观,让青少年更好接触体育及奥林匹克历史文化,从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这不仅是北京冬奥会的美好愿景,也是奥林匹克教育和公众参与的重要工作。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明确提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奥林匹克教育模式”;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助力国家发展战略研究》以及“科技冬奥”工作中,也专门提及奥林匹克教育的内容……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为契机,形成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蓬勃合力,在传承与创新中寻找发力点与突破口,收获的将是用好冬奥遗产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奥林匹克教育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超前规划布局,自上而下细致打磨,也需要与时俱进,采取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经验做法。截至2021年底,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累计达到835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2062所。令人欣喜的数据,折射出冬奥教育以点带面、辐射全国的成效。如果说,构建全国中小学奥林匹克和残奥教育体系是夯实地基,未来进一步采取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聚集优势资源将奥林匹克教育落到实处,才能构建起万丈高楼。
奥林匹克教育需要真正让孩子们参与其中,融入他们的成长过程,潜移默化地传播积极向上的奥林匹克价值观。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作为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绝佳载体,以谷爱凌、苏翊鸣为代表的年轻运动员,展现出自信阳光的精神面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乘着“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东风,把奥林匹克种子播撒到广大青少年群体中,让更多人将体育作为终生伙伴,影响的不只是一代人。
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冰雪盛会,让奥林匹克教育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赢得的是面向大众和未来的“金牌”。
(作者为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首都体育学院副院长)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奥林匹克运动会给予一位藏族青年的收获与感触
雪花火炬台慢慢降下,主火炬缓缓熄灭,第13届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为期10天的记忆,留在了北京的三月天,留在了很多人心中,也存入了彭措索南的生命历程里。 [详细] -
西藏次仁切阿雪山博物馆奥林匹克纪念馆对外开放
近日,记者了解到,西藏次仁切阿雪山博物馆对外开放了奥林匹克纪念馆,展出与奥运会相关的藏品2000多件,广大市民群众可前往近距离参观,感受奥运精神和体育文化。 [详细] -
“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线上开播
马龙、杨倩、巩立姣等奥运选手以精彩表现吸引广泛关注。为进一步传播奥林匹克文化,增强广大青年学子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25日线上开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