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市芒康县发挥纳西民族乡示范引领作用,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生活在芒康县纳西民族乡纳西村的旺姆家是典型的民族团结家庭。从父辈算起,她们家四代人中有六个不同民族,全家人和和美美,共同组成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大家庭。“我的父母是纳西族,我和妹妹嫁给了藏族,三个弟弟娶了三个不同民族的媳妇,我们家祖孙四代有35口人,大家团结、和谐、幸福。”旺姆说。
芒康,地处藏、川、滇三省(区)交界处,县内居住有藏、汉、纳西、回、白、土、苗、傈僳等多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血脉相连、休戚与共,共同开发建设着这片热土。
在藏东珍宝酒业有限公司里,云南小伙李庚正在指导同事使用纸板精滤机。从楚雄师范学院毕业后,学习葡萄酒工程专业的他在芒康找到了用武之地。“公司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在生活中相互关心,在工作中相互照应,我非常喜欢这里。” 李庚说。
作为芒康县重点扶持的龙头企业,藏东珍宝酒业有限公司既依赖于各民族群众的辛勤付出,又带动他们增收致富,加强民族团结已然成为该公司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公司有藏族、纳西族、白族、彝族等七个民族的员工,平时大家一起努力、相互帮助,一起完成各项任务。我们还专门成立了民族团结领导小组,推动形成了人人重视民族团结,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的良好氛围。”该公司生产部负责人茶静国告诉记者。
被各族群众互帮互助的真情所感染,纳西村致富带头人次仁旺堆自发建起了一个展览馆,馆内最醒目的位置摆放着我国56个民族的简介。
“建这个展览馆就是想把祖国大家庭里的每一个民族介绍给大家,增强大家对56个民族的了解。也想通过展览老物件,让大家真正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次仁旺堆说。
从小耳濡目染,次仁旺堆的儿子洛松次登毕业后回乡创业,成立了芒康县古老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念融入到了日常创作。
“我家世代做木雕行业,我毕业后也从事了木雕行业。我在设计的时候会融入很多民族文化的东西,生产出一些别样的木雕产品。”洛松次登说。
民族团结之花盛开在纳西乡的日常生活中,同样也在学校教育中落地生根。
“再唱山歌给党听,我把歌儿献给你,五十六个民族同唱一首歌,我们一起再唱山歌……”在盐井中学里,合唱团的孩子们正在排练节目。这里既是学生学习成才的地方,又是各民族兄弟姐妹和睦共处的典范。
“盐井中学现有30个教学班,学生1200多人,教职工143人,分别来自区内外13个省区市。多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坚持民族团结无小事,建立健全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机制,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学校日常工作中,以课堂为主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师生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盐井中学副校长赵兴旺介绍说。
纳西民族乡只是芒康县民族团结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芒康县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努力做到民族团结进步走在前列,建立机制、明确措施,注重模范引领,将民族团结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着力点和落脚点,营造了人人“讲团结、讲稳定、讲发展,为民族团结作贡献”的浓厚氛围。
“我们立足全县全域创建目标,围绕‘九进’创建,以纳西民族乡为龙头,打造示范点13个,教育基地2个,特色村寨1个。通过示范带动,形成了全社会人人参与,户户共建的良好氛围,有力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芒康县民宗局副局长刘应国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昌都市加强中青年干部廉政教育
4月12日,昌都市委党校组织第二十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30余名学员参观昌都市廉政教育基地并开展廉政教育结构化研讨活动。 [详细] -
昌都市江达县积极培养乡土骨干人才、用好援藏人才
藏历新年过后,家住昌都市江达县卡贡乡卡贡村的白措,正在忙着整理小卖部里的货物。今年50岁的她,凭着踏实能干,不仅把自家的小卖部经营得有声有色,空闲时间还编制一些藏式腰带售卖贴补家用。 [详细] -
昌都市开展残疾人就业培训
为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的素质,增强谋生技能,促进昌都市残疾人多渠道多方式稳定就业,近日,昌都市开展了残疾人就业培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