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教育

凝心聚力 开拓乡村振兴新局面

发布时间:2022-10-24 09:55:00来源: 西藏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十年来,西藏“三农”工作步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处于历史最好水平,农牧区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农牧民生活水平节节攀升。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连续7年全国增速第一。2021年,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935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这让西藏农业战线工作者们倍感振奋。自治区乡村振兴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李庆军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了新要求,为我们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将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推进乡村建设、乡村发展和乡村治理,促进农牧业高质高效、农牧区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现场聆听报告后,党的二十大代表、山南市错那县吉巴门巴民族乡乡长索朗德吉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她说:“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新部署,让我们对家乡的美好未来充满了信心。”

  索朗德吉介绍说,近年来,错那县陆续开发了苦荞茶、门隅甘露酒等特色产品,不少群众通过兴办农家乐、民宿和茶馆走上了致富路、过上了好日子,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458元;通过不断努力,吉巴门巴民族乡的吉巴村、让村两个行政村实现了“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

  金秋时节,日喀则市南木林县卡孜乡藏雄村,几台大型拖拉机在田地间来回穿梭……这是南木林县艾玛农工贸总公司正在忙着收获艾玛土豆。“多亏党的好政策,易地搬迁不仅让我们实现就近就业,还教会了我们土豆种植技术。如今,不仅住上了新房,收入也有保障。”藏雄村村民恩珠感激地说。

  南木林县艾玛农工贸总公司董事尼玛石曲说:“作为本地企业,我们将立足南木林县土地适宜种植苜蓿草、土豆等农产品这一优势,努力推动易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通过对新开垦的土地进行平整、改善土质、试种等方式,打消群众对土地产量不高的顾虑,增强致富信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乡村振兴描绘了新蓝图。作为一名基层党代表,深感责任重大,将继续带领群众以昂扬的斗志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党的二十大代表,昌都市芒康县藏东珍宝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党支部书记曲措表示。

  2016年,曲措牵头创办了“达美拥”脱贫组织,通过“企业+协会+基地+农户”模式,带动芒康县木许乡、纳西民族乡和曲孜卡乡群众种植葡萄。多年的不懈努力,曲措所在的藏东珍宝酒业有限公司不仅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帮助当地不少贫困群众就近就便实现就业。如今,葡萄种植已成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曲措所在的藏东珍宝酒业也从过去的一家小作坊,发展成为年生产葡萄酒560余吨,年销售额突破2200余万元的龙头企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墨脱县背崩乡格林村实现了从一个无产业、无人才、无技术的“三无”贫困村到富裕村的华丽转身。格林村的蜕变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同样离不开像格林村第一书记黄家斌这样的基层干部的积极作为。近年来,该村在村“两委”组织带领下,产业发展欣欣向荣。今年上半年,格林村农副产品、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万元。截至目前,该村建成茶园525亩,种植各类果树2000余棵、花卉5000余株,还发展了藏药、食用菌种植、蜜蜂养殖等产业,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党的二十大报告很接地气,处处为农业、农村、农民发展考虑,既周到又具体。”黄家斌说,“作为格林村第一书记,将继续带领群众加油干,发展好格林村农牧业特色产业,切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当前,西藏各族群众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道路上脚踏实地、笃定前行。下一步,将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因地制宜,走出一条更加宽阔的独具西藏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