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沃土中,传统文化馥郁芬芳
近期,电视剧《我们这十年》热播,第一单元《唐宫夜宴》一开场就牢牢抓住了观众的目光。观众不仅从中看到了舞蹈工作者对作品的热爱与付出,也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穿越古今、承古开新的魅力。
从诗词歌赋到笔墨纸砚,从梨园春色到丝竹弦乐,今天,越来越多人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以全新的打开方式融入时代生活,带给大众丰厚的精神滋养。
传统文化持续升温
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以400余件文物探寻中国“和合”文化的历史渊源。红山文化玉龙、良渚文化玉琮、明代景德镇窑青花瓷……行走其间,如同打开了一幅中华文明历史长卷。
观展人群中,既有身着汉服的年轻女子,也有专程带孩子前来观看的父母,还有白发的耄耋老人。“好多文物都在以前的历史课本里出现过,看到实物一下就鲜活起来了。”25岁的张怡静说,每次走进博物馆,总能获得再出发的力量。
从引发“故宫跑”的“石渠宝笈特展”,到“何以中国”大展,近年来,一个个精心策划的文博展览不断点燃大众心中蓬勃的文化热情。据统计,2021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3.6万个、教育活动32.3万场,策划推出3000余个线上展览、1万余场线上教育活动,网络总浏览量超过41亿人次。
传统文化不断升温的同时,也以更加可亲可近的形态走进大众生活。比如各大文博机构近年来纷纷推出的文创产品,用巧思妙想激活了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从故宫博物院的朝珠耳机,到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从国家图书馆的甲骨文钥匙扣,到甘肃省博物馆的“马踏飞燕”毛绒玩偶,“把文物带回家”已然成为新潮流。
当节假日走进博物馆、美术馆成为社会风尚,当传统文化类节目视频屡屡刷屏社交平台;当重大考古发现揭晓总能引发全民围观……传统文化已经润物无声地走进大众心里,激发起更多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守正创新焕发活力
传统文化热离不开文艺工作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深度开掘。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简单复古,而要古为今用,守正创新。如何让泛黄的故纸堆里、博物馆展厅中沉甸甸的历史记忆,转译为可感可知的时代故事?当代文艺工作者作出了自己的探索。
近年来,诸多文艺作品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当代,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加以匠心演绎、创新呈现,赢得了大众的喜爱。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以戏剧化的结构和影视化的表达对典籍进行可视化、故事化、直观化的艺术转码,让今天的观众识读古籍经典、触摸中华文化;水下飞天舞蹈《洛神水赋》以精巧的构思重现曹植名篇《洛神赋》,让“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神”仿佛穿越千年,跃然眼前;节目《经典咏流传》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结合,注重时代化表达的同时,也深挖诗词背后的内涵,展现了中华诗词、音乐之美;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一位故宫研究员的视角穿越时空,讲述了传世名作《千里江山图》背后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东方美学的温颐敦厚,更有时代精神的表达,打通了传统与当下。这些根植中华文化、赋予时代审美的文艺作品涌现在电视荧屏、网络空间、表演舞台上,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触达更多人。
此外,科技的日新月异,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发展、转化开辟了新的空间。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手段的运用,让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云游”各大文博机构,感受非凡的视觉体验;数字化技术让传世名画化身千百,走近寻常百姓,在更广泛的传播中实现保护与传承;融媒体的呈现方式,有效助推了传统文化节目跨媒介、跨学科的视听融合探索,实现了新与旧、古与今的交融。在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各种各样的打开方式,焕发出时代活力。
不论是主题开掘、形式创新,还是技术革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始终为本。只有忠于内核精神的讲述、符合当代审美的表达,才能让更多打动人心的作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处走来,让那些凝结着先贤智慧的文物、文字、故事、遗产生动讲述,真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薪火相传海外“圈粉”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日前,在太空执行任务的意大利女宇航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在社交媒体上引用中国东晋时期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的名句,表达在太空的所见与所想,并配有从太空中拍摄的中国风景照片,引发中外网友热议。
千年前的名句,穿越时光、跨越语言障碍,在茫茫太空引发一个外国人的情感共鸣,如此浪漫,如此瑰丽。这正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绵延隽永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中国人面向世界拥有了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越来越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不仅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投身其中,为传统技艺的传承发扬注入源头活水。他们以年轻人的理解和表达为传统文化增添时代新意,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推陈出新,并广泛借助新媒体力量,不断扩大海内外传播力影响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力“圈粉”。
“能再帮我一个忙吗?能不能再捏一个‘冰墩墩’?因为我家有一对双胞胎。”今年北京冬奥会期间,摩纳哥亲王阿尔贝二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体验面塑制作的视频,受到海内外网友广泛关注。教摩纳哥亲王制作面人“冰墩墩”的,是“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95后郎佳子彧。从大学毕业后,郎佳子彧一直尝试用老手艺做新题材,还借助短视频等媒体平台,让更多人看到了传统面塑不一样的一面。
国风浪潮中,还有许多像郎佳子彧一样的年轻人。在法国街头用古筝弹奏传统乐曲的95后彭静旋,让很多外国人第一次感受到中国传统乐器的魅力;一袭长裙,脚踩竹竿,在水面翩然起舞的90后姑娘杨柳,赋予了独竹漂这门古老技艺全新的魅力;还有广受关注的李子柒,外国网友在她的视频中看到了田园诗意的美丽中国。
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滋养年轻人,年轻人的创新创意激活传统文化。在与年轻人的互动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拔节生长,开出馥郁芬芳的花朵,香远益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幸福西藏”主题画展开幕 展现藏族农牧民生产生活
“幸福西藏——崔晓晓绘画作品展”1日在北京开幕,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展出。展览绘画主创者、画家崔晓晓,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现任辽宁教育学院教授。 [详细] -
十年间西藏自治区全区体育事业项目投入52.37亿元
近年来,随着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西藏公共体育设施逐步完善,公园、社区里的健身设施全面普及,各种健身站点、体育俱乐部、社会体育组织在雪域高原遍地开花。[详细] -
河北省河间市巧用“诗经”文化,激发学生内心诗性
“振鹭班”“凯风班”“骏德班”“灼华班”……在河北省河间市诗经村镇诗经村初级中学,每个班级都有独特且雅致的“诗经名”,这个“诗经名”会陪伴该班学生三年求学之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