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教育

党的优良作风是西藏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发布时间:2023-02-23 09:47:00来源: 西藏日报

  党的作风,即党风,是党员在思想、政治、工作、生活等各方面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党风是党的性质的外在表现,是党性的直观呈现。广大群众往往就是通过自己身边的党组织和党员的作风来了解一个党、认识一个党,进而决定自己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因此,党的作风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党自创立之日起,就始终以一种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对待作风建设、推动作风建设,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学风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推动党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在党的作风建设的丰富成果当中,我们党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这被毛泽东同志评价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从实践角度来看,三大优良作风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内容,奠定了作风建设的基本内涵和主旨要义,也是作风建设的突破口和有力抓手。

  西藏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的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1951年和平解放至今,西藏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就在一片黑暗、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完成了上千年的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在西藏的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功。总结成功的经验当然有很多,如党的正确领导、党的建设、科学决策、统一战线、全国支援、艰苦创业等等。但细心梳理党在西藏进行革命、建设的不平凡历史就会发现,在当时环境极其艰苦、条件极其落后、形势极其复杂的背景下,党在西藏的事业之所以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并胜利推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大进藏解放军指战员和进藏工作人员身上高度展现的党的优良作风,特别是三大优良作风。在雪域高原过往的几十年栉风沐雨中,党在西藏的一代代优秀儿女正是靠着这些优良的作风推进了工作、联系了群众、完善了自我,锻造成为擎起西藏进步大旗的坚强柱石,成功推动西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基本的思想方法,正是靠这一点,党在西藏的事业才能在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中稳步前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是否正确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同时,正确的理论只有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通过适当形式的转化,才能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从中国革命建设事业的全局来看,“反映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实践斗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在它同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时候,就成为中国人民百战百胜的武器”。中国共产党历尽千辛找到的这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成为推动党的事业胜利向前并日益展现出旺盛生命力的唯一正确道路。反之,当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如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占统治地位的时候,党的事业就出现损失。因此,“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这是我们得出的一条深刻启示。党在西藏事业的推进也正是凭借着这条重要指导原则。例如,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进军西藏、经营西藏的过程当中,始终贯穿的一个思想就是一切要从西藏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慎重稳进”原则。正是基于这一指导思想,在中央的统一领导和精心谋划下,西藏的革命进程明显有别于全国,甚至很多方面和关节上都显得“慢半拍”。也正是靠着这个“慢”,最后换来了西藏革命建设事业的平稳快速发展。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基本的工作方法,正是靠这一点,党在西藏的事业才能获得西藏各族群众高度的信赖和支持,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共产党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密切联系群众最主要的就是要求我们始终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要让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我们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问题上,一定要能够同群众相结合。热爱人民群众,细心地倾听群众的呼声;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群众中,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组织群众,把群众好的经验集中起来,把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实到群众中去,团结带领群众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党在西藏事业的巩固始终离不开这个力量源泉。进入西藏后,从1951年到1959年的8年时间里,广大进藏工作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在自身物质保障不足的情况下竭尽全力为西藏群众做好事,如免费看病问诊、发放无息贷款、修桥补路、开办学校等等,待藏族群众如自己的亲人,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各族群众看了8年、比了8年、想了8年,最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只有共产党才能给西藏带来光明,“三大领主”带来的只能是永远的黑暗。党在西藏的执政基础因此日益巩固。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使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力武器,正是靠这一点,党在西藏的组织才能不断健康发展,事业才能有坚强的政治保证。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基本方法,是在马克思主义原则基础上巩固和加强党的团结、加强党内监督、保持党的肌体健康的有效手段。正如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就会灰尘满面。我们每一名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各项工作,也会沾染灰尘,也应该打扫和洗涤。因此,“中国共产党应该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经常检讨自己工作中的错误与缺点,来教育自己的党员和干部,并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此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可以说,党在西藏事业的前进始终离不开党的自我完善。在西藏这样一个十分特殊的边疆民族地区,领导这样一场从旧西藏转为新西藏的前无古人的伟大社会革命,没有现成的答案,出现起伏偏差是在所难免的,是探索中的代价,前进中的曲折。但是,如何将这种代价降到最小,这就要求我们西藏的广大党员干部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做到虚怀若谷、虚心纳谏,主动反思、认真对待,及时纠正和止损,不断校正和完善。

  作风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都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作风建设,站在事关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西藏落实落地、事关各族群众利益福祉、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高度,在全区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了以“查作风、查责任、查漏洞、查落实”为主要内容的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过去一年来,在自治区党委的精心谋划部署下,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效。为此,回顾和梳理党在西藏革命建设事业中广大共产党员身上所展现的优良作风,能让我们吸收精神的养分,汲取前行的力量。新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每一名党员都要以谦虚谨慎的态度,以坚定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状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自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以此为根基,不断转变观念思路,善于担当作为,强化宗旨意识,练就过硬本领,以优良的作风和崭新的形象确保对党的忠诚奉献、确保对工作的担当尽责,奋力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光明图景!

  (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