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昌满:一个“汉族娃”的民族团结之路
在拉萨市达孜区中心小学,有这样两个人,林昌满同学和他的班主任拉巴卓玛老师,他们是情深义重的师生,是亲密无间的朋友,是自己选择的亲人,彼此浓厚的情谊,不仅展现出藏、汉一家亲的温馨画面,更孕育出一朵灿烂的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达孜这片色彩缤纷的民族团结花园里。
大爱感化培育
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今年从达孜区中心小学毕业的林昌满是班级里唯一一名汉族同学,是学校里的“小红人”,不仅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藏语,还学习认真、乐于助人,和老师、同学们关系十分融洽。这与大家对林昌满的最初印象相比,可谓是判若两人。
刚入学时的林昌满是个不爱学习、不讲卫生、爱说脏话、经常和老师同学吵架的“不文明小孩”,但班主任拉巴卓玛并未因此对他区别对待,而是更加关注他。看见林昌满的头发太长,盖住了眼睛,拉巴卓玛老师带他去理发店剪头发;看到林昌满的鞋子破了,带他去买新鞋子;看到林昌满融入不了同学们,积极鼓励他……林昌满一次次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与温暖。
开学一段时间后,拉巴卓玛老师对林昌满有了初步认识,“因为没有上过幼儿园,学习基础很差,也不爱学习,更让我头疼的是生活习惯很不好,跟任课老师和同学经常吵架,也有点暴力倾向,而且周末回校时间很多时候也不会出现在学校里。”但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经常与孩子们打交道,经验十分丰富的拉巴卓玛明白,每个孩子不同寻常的行为背后,往往是各种原因造成的。于是,拉巴卓玛老师尝试找林昌满的家长了解情况,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一句“我不管了,管不动了”,让她多次无功而返。但经过拉巴卓玛老师不懈地努力,耐心地沟通,终于得知了林昌满的家庭情况,家里经济拮据,父母无心管教,孩子经常离家出走,有时长达两个多月在外流浪等。看到林昌满头皮上密密麻麻的伤疤,拉巴卓玛的心变得更沉重了,也暗自下定决心,给予林昌满更多的爱,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帮助他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真情感恩思进
结出民族团结之果
谈起林昌满和拉巴卓玛老师之间深厚的情谊,达孜区中心小学的老师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夸赞。在之后的教学生活中,拉巴卓玛老师会格外地关注林昌满的一举一动,也会向其他老师讲述林昌满的情况,于是学校里更多的老师加入到了关爱林昌满的“队伍”中,购买学习用品、零食、衣物……爱是人间的一束光,照亮了林昌满的生活,温暖了林昌满的心,充满爱的民族团结之花也逐渐盛放。在拉巴卓玛等老师的关心关爱、耐心教导下,转眼间林昌满已到了三年级,此时的他仿佛换了一个人,在家里尊敬长辈,帮助父亲卖菜,担起“会计”角色;在学校里尊敬老师,热爱学习,言谈举止文明,与同学能和睦相处、互助互爱。“林昌满同学的变化非常大,再也不用担心像刚开始那样,逃课、离家出走,我们焦急地到处找他,甚至还要请求派出所帮忙。”班主任拉巴卓玛说道。
林昌满的变化,让老师感到欣慰。并且,在其他同学上藏语课时,林昌满主动找到拉巴卓玛老师,认真求教,有时还会主动学习藏语文字母的读写;下课后,和同学们相互分享零食,一起玩耍;在其他同学参加藏文考试期间,他会主动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回报着同学们给予的关爱,在无声的气息里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了校园里。
时间像一条慢慢流淌的河,不知不觉林昌满已经毕业。今年,林昌满在临近毕业时的一句“老师,我不想毕业,我想天天见到您。”湿润了拉巴卓玛的眼眶。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马文军:扎根乃东22载,用爱抒写民族团结感人篇章
个子不高,皮肤黝黑,一口甘肃口音,是西藏山南瑞信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马文军给人的第一印象。 [详细] -
1230人!西部计划西藏专项志愿者抵藏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7月24日,2023届大学生西部计划西藏专项志愿者陆续抵藏报到。现场,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了前几届志愿者在火车站接站。[详细] -
孙建学、索朗巴珍夫妇携手走过三十三年
“老头子,来,喝一杯酥油茶吧!”伴随着酥油茶氤氲香气,孙建学、索朗巴珍夫妻俩开始了一天的生活。相识、相恋、相许,这对汉藏夫妻已走过三十三个年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