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闭幕 中外学者探索藏学发展新路径
以“藏学的繁荣发展与开放的西藏”为主题的第七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于16日在北京闭幕。
参与本届研讨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共320人,来自中国、日本、德国、美国、英国、法国、奥地利、澳大利亚、蒙古国、挪威、印度、尼泊尔等国家和地区。研讨会还同时举办“第五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颁奖仪式”“民族语言文字(藏文)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发布”“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海外特邀研究员证书颁发仪式”等活动。
3天的会议中,专家学者在学科分组研讨环节围绕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教育、藏传佛教、藏文文献、社会转型与变迁、梵文、青藏极地建筑与人居环境等20个议题充分讨论,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观点和方案,为藏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探索了新的路径。
会议期间,主办方组织了人文纪录片《妥坝牧人》赏析、“发现清代佛化康熙唐卡”学术讲坛、活佛转世专题展览、藏学图书展览等活动,部分海外学者在会后将赴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参访。
与会的藏学研究学者表示,相信通过与其他学科的专家学者等面对面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增进对藏学不同领域前沿动态的了解,切身感受到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的开放发展面貌。
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自1991年举办以来,每届论文数量和质量相较上一届持续稳步增长。本届研讨会共收到370篇专家学者提交的契合会议主题论文,涵盖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宗教、生态等多个方面,均为近年来国内外藏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论文成果将收录于会后出版的《第七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文集》中。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两岸学者共话古籍保护:在交流中实现“新生”
藏文古籍保护与台北故宫古籍修复,有哪些可以分享的经验? [详细] -
“以西方利益看西藏,这一点他们从没变”
藏学,在普通民众眼中颇显神秘感、小众化。但在学术界,正如季羡林、任继愈等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所言,藏学已是世界上的一门显学。 [详细] -
东西问丨万果:如何推进藏学学科“三大体系”建设?
随着中国藏学的发展,原本是舶来品的“现代藏学”概念,当下在中国特有的历史进程与社会现实语境下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藏学研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