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本上的西藏故事】触摸一座高原村庄的教育律动
周日下午,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索县西昌乡的校门口又热闹了起来。校长和值班教师们早早站在门外等待返校的孩子们。
一阵阵摩托车的喇叭声由远及近,身着蓝色校服的学生们在家长的护送下,背着书包、拎着行李箱雀跃着奔向校门。
图为周日下午西昌乡小学门前返校的学生们 摄影:王茜
帕尔肖村村民丁增洛西帮女儿们将行李从摩托车后座取下,带着三个孩子走向校门。自己拎着行李的是姐姐,她用非常流利的普通话跟记者打了招呼,丁增洛西帮最小的孩子扛起一包衣物,跟着她们走向宿舍。
当我们问,“这么小的孩子,在学校住宿您放心吗?”丁增洛西爽朗地笑着,用藏语回答我们,姐姐就是小“翻译”。他说:“非常放心!五个孩子三个在住校,而且一分钱不用交,全都由国家承担。孩子喜欢到学校里来。我们平时也可以通过班主任了解孩子的情况,学校的老师也非常好。”
图为家长送孩子返校 摄影:王茜
不禁联想到,我们刚到帕尔肖村的时候,就听村主任罗布平措说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因为无法上学,孩子在家快憋疯了,天天着急什么时候能开学”。
如今深山峡谷内的小小村落,孩子们都盼望着上学,父母们对待教育的态度积极,对待学校更是一百个放心。
图为罗加书记家女儿的奖状墙 摄影:王茜
谈到孩子的学习成绩,村支书罗加一脸自豪。他指着墙上贴满的奖状骄傲地说:“这是我女儿巴桑卓玛的奖状。学习的事情我们都鼓励她,考得成绩好、获得奖状,我就给奖励。今年考高中的分数760多分,听说可以上内地西藏班了!”他笑着说,“我的孩子热色,今年考上了西藏藏医药大学,7月22日已经到学校去报到啦。”
坐在罗加书记一旁八十多岁的老父亲同样希望孙辈们好好学习文化知识,“要填饱自己的肚子,还要为国家做贡献。”也许,这就是父母对于子女们未来发展最朴实最好的期望。
图为帮助父母为我们倒茶的德吉拉姆姐弟俩 摄影:王茜
在另一户村民家里,我们见到了德吉拉姆姐弟俩。姐弟俩非常有礼貌又主动热情地为我们准备酥油茶、让座、指路,显然是父母的“得力小助手”。他们做起事来一板一眼、举止落落大方,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16岁的德吉拉姆今年刚初中毕业,她的弟弟在西昌乡小学读五年级,当问起他们的理想,姐姐说“想当医生,因为可以治病救人”,弟弟说“当警察,因为能抓坏人,很威风”。也许之前没怎么谈及关于理想的话题,他们的父母有些惊讶于孩子们对未来职业的期盼,但又欣慰着感慨孩子已经自己考虑未来的事情了。
他们的父亲是一名护林员,当听到我们问孩子完成义务教育后,“是否会让孩子继续读书?”他不假思索地连说几个“re”(藏语“是”),还一直点头,很是肯定地回应我们。虽然妈妈对于未来孩子的职业没有考虑太多,但是在乡小学做后勤工作19年的经历让她更加认识到教育的重要,她不仅希望孩子能继续接受更好的教育,并且坚定地表示,“读书有用。只要孩子想学习,都要支持他们读书。”
图为西昌乡小学学生在学习传统乐器扎木念 摄影:王茜
我们行走在西藏的深山里,在基层乡镇小学里,看到了教育设施大步迈向现代化——整洁的教学楼、干净的学生宿舍、平坦的塑胶操场、食堂里丰富的伙食、学生朗朗的读书声、教师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用笔和镜头记录下的,不只是校园里的人和环境,更是西藏的教育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是人民群众的教育观念越来越与时俱进,是知识和现代文明正在抵达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一寸都不少!(中国西藏网记者/王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微电影《高原上的无声舞者》在拉萨开机
记者了解到,该片以西部计划、民族团结、师生情、西藏民族舞蹈为核心元素,以2016届西部计划西藏专项志愿者孟得宁在拉萨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志愿服务经历为故事原型。[详细] -
拉萨市曲水县才纳乡全力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净土健康产业园区
拉萨市曲水县才纳乡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产、学、研一体化的净土健康产业园区。近年来,园区管委会坚持以打造全区党支部引领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的示范点为目标。[详细] -
白山松水与雪域高原的万里情缘
吉林省对口援助的日喀则市及其所属的吉隆县、定结县和萨嘎县,海拔从3800多米到5000多米不等。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一年的吉林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的队员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