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教育

云南迪庆:“非遗”黑陶薪火相传促发展

发布时间:2023-09-01 10:15: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我儿子拉茸肖巴大学毕业后,执意回家烧制黑陶,现在他的技术超过我了。”29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尼西乡的藏族黑陶(下称“黑陶”)烧制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当珍批初如说是。

  迪庆州位于云南、四川、西藏交汇处。当珍批初家所在的尼西乡,曾是茶马古道进藏的必经之路。该乡以烧制黑陶而闻名,2008年,陶器烧制技艺(藏族黑陶烧制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图为“非遗”传承人当珍批初为胚体塑形。 黄兴鸿 摄

  当珍批初介绍,他是家族里第七代黑陶烧制师,7岁从艺,至今53岁一直从事该职业。每月烧制一批约70件器物,包括餐具、炊具、茶具、酒具、香炉、酥油灯等。

  出生于1992年的拉茸肖巴,9岁开始跟爷爷格玛定主学习烧制黑陶,2012年他考入云南民族大学读书,毕业后决定回家与黑陶打交道。“家人当初希望我考公务员或留在大城市发展,不过后来还是尊重了我的选择。”拉茸肖巴介绍,他从小就喜欢黑陶,上大学后打开了眼界,想通过创新让黑陶产业发展的更好,走的更远。


图为拉茸肖巴在精心打磨杯子胚体。 黄兴鸿 摄

  传统的黑陶制作主要分选料、加工、烧结三大步骤。原料是当地的红土,胚体塑形主要使用木制工具拍打完成,之后将晒干的红泥胚置于空地上用柴火烧至黑亮如漆。

  “柴烧成品率约75%,我也尝试用电烧、气烧,成品率可达95%。”拉茸肖巴介绍,他不断改进原料,使黑陶成品更为润滑;不断丰富器型,使其集实用性、观赏性、工艺性为一体;加入体验项目,满足游客的需求。

  “十几年前,尼西一带仅有少数几户人家烧制黑陶,现在有超过90户在烧制。”拉茸肖巴解释,这与黑陶成为国家级“非遗”产品及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密不可分。


图为游客参观尼西黑陶产品。 黄兴鸿 摄

  随着游客的增多,拉茸肖巴等黑陶从业者的收入也随之增加。去年,拉茸肖巴收入十余万元,今年旅游复苏来了不少游客,全年收入预计达30万元。拉茸肖巴表示,他会不断钻研黑陶烧制技艺,积极拓展市场,并申请评选“非遗”传承人。

  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达摩鲁卓介绍,迪庆州的黑陶、藏香、唐卡等“非遗”产品,与藏族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有不错的市场基础;随着“旅游+非遗”的兴起,进一步推动这些“非遗”产业发展,亦让从业者实现增收,良性循环。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