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银波:扎根西藏 做新一代“老西藏人”
张银波正在办公。
张银波驻村期间,通过手绘石头画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图 记者 次吉
人物档案
张银波,中共党员,云南大理人,2014年毕业于云南保山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同年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现工作于山南市直属机关工委。
“我的路上没有远方,我的脚下都是故乡。西藏,我是你的孩子。”2014年,从小怀揣西藏梦的张银波毅然放弃特岗教师的稳定工作,远赴西藏,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期满后,他又选择留在西藏,用一生来实现对西部的热爱和承诺。从渴慕西藏、向往西藏、走进西藏到服务西藏、扎根西藏、奉献西藏,西藏已融进了张银波的血液,而他也愿化作雪域高原上的一朵格桑花,默默守护着西藏的安宁与美好。
一张插图,
在内心埋下西藏的种子
“第一次知道西藏,是2000年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当时我在一本书中看到布达拉宫的插图和文字叙述,我很震惊。小时候我以为家乡就是世界,后来才知道原来世界是那么大。”张银波说,“2009年,在电视上看了‘感动中国’人物萨布利亚·田贝肯的感人事迹后,更坚定了我来西藏的决心。”近日,记者在山南市初见张银波,年轻的脸庞因西藏强烈的紫外线晒得黢黑,嘴唇因气候干燥脱皮,但是提起西藏,提起进藏的初心,他的眼神熠熠生辉。
2014年,张银波从云南保山学院毕业,当时他毅然放弃老家特岗教师的稳定工作,选择远赴西藏,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张银波家里条件并不太好,当他将去西藏的事情告诉家里人时,家人都很不理解。母亲更是久久未说话,眼里闪着泪花。但是看着他坚定的样子,想起他自小就说过要去西藏的话语,母亲还是妥协了。
对于张银波放弃老家稳定工作选择远赴西藏当志愿者的决定,他的大学同学有点意外,又觉得在意料之中。“他是我们班的团支书,也是班里第一个入党的,在校期间他就经常参加公益活动,他去西藏当志愿者非常令我们敬佩。”张银波的大学同学文菲说。
一年支教,
为西藏的孩子送去温暖和爱
2014年8月,张银波等一行4人被分配到山南市加查县冷达乡小学支教。张银波被委任该校三年级到六年级的英语老师,并兼顾各个年级的作文辅导工作。学生们作文写得不好,他就想方设法激励他们写作。借鉴大学期间接触过的校报,他萌生了在冷达乡小学创办校刊的想法。
第一期校刊编辑了20名学生写的优秀作文,每篇文章配上小作者的照片彩印出来。精美的校刊备受学生们的欢迎,成为代表学校的一张靓丽名片,校刊中的小作者也成为孩子们争相学习的榜样。在此后西藏自治区举办的中小学作文征文比赛中,张银波推送的16篇学生作文有13篇被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和西藏人民出版社选中,并收录在了《西藏小学生作文文选》一书中。
除了做好教学工作外,张银波还十分关心学生们的生活。虽然当时收入并不高,但他坚持每月从生活费中拿出200元资助当地的困难学生,并多次为孩子们募捐学习和生活用品。学生益西卓嘎从小跟爷爷奶奶长大,自卑且不爱学习,张银波对她倍加关心,益西卓嘎的爷爷奶奶十分感激他,常常邀请他到家中做客,还让益西卓嘎给他送家里做的奶渣、风干牛肉等特产。
“张银波是我们班第一个且是唯一一个全票投选的党员,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云南的工作到西藏支教,无论是在云南还是西藏,他都特别能吃苦,能教出这样一个上进、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学生,我感到很欣慰。”大学老师席林说。志愿服务期间,张银波荣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先进个人奖、云南省就业之星、西藏自治区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一种热爱,
扎根西藏做新一代“老西藏人”
来西藏不易,扎根西藏更需要勇气。志愿服务的一年时光匆匆而过,“留下来”这个念头一次次在张银波的心头打转。2015年7月,在志愿服务即将期满时,张银波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留在西藏。
“参加西部计划是用一年的时间来为西藏的发展作贡献,选择留下则是用一生来实现对西藏的热爱和承诺。很多人认为西藏很落后,在西藏工作就是吃苦受累,其实并不是这样。西藏不仅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俗独特,还是幸福感最强、安全感最高的地方,能留在这里工作,我感到很自豪。”张银波说。抱着扎根西藏的决心,当年9月,张银波考取了山南市加查县公务员。
个子不高,走起路来犹如踩着风火轮,同事眼中的“工作狂”……长期以来,张银波工作兢兢业业,踏实苦干的劲头和优异的工作成绩,使他在2019年被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评为了“全区党委系统信息报送工作先进个人”。
张银波表示,长期以来,众多奋斗者们以坚定的信念、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建设西藏添砖加瓦,奉献应有的力量,自己也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这些年西藏发展迅速,变化很大。我刚来时,山南市到加查县的路并不好走,都是土路,从市区到县里要4个多小时。现在路修得那么好,从市区到县里只要2个多小时,还修了铁路,这都是一代代人奋斗的结果。我也想努力工作、努力奋斗,发扬‘螺丝钉精神’,为西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张银波说。
一颗红心,
主动申请驻村服务群众
“来西藏,就要做西藏人;入党,就要一辈子跟党走。”这是张银波对党的深情告白。2022年3月,张银波主动申请前往山南市浪卡子县卡热乡边据村驻村。来到卡热乡边据村后,他利用1个月的时间,将全村86户走了一遍,并绘制了一张“民情地图”,详细标注边据村每户位置、家庭情况和存在的返贫风险点。“当时我是驻村工作队中唯一一名汉族干部,每次入户总要麻烦村干部带路,把村民的家庭位置画在图上,入户时就不用麻烦他们带路了。”张银波说。
从小在云南长大的张银波,深知民族团结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保证。驻村期间,他注重与群众保持联系沟通,经常深入群众家中宣传相关政策,并耐心教群众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驻村结束后,张银波先后荣获了山南市强基础惠民生活动第十批先进驻村(社区)工作队员和山南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西部计划响亮的口号,也是西部计划志愿者共同的心声。张银波告诉记者,自己很感谢西部计划,让他收获了成长,学会了独立。“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作为一名西部计划留藏志愿者,服务高原、建设西藏,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是从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逐渐成长起来的,我不敢说自己做得有多好,但我会做新一代‘老西藏人’,用自己的行动为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作出应有贡献。”张银波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让老西藏精神代代相传——谭冠三纪念园展馆完成升级改造重新对外开放
谭冠三纪念园展馆由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立项实施,总投资602.37万元,展陈面积1200平方米。该项目于2023年4月正式开工,在拆除原有旧展陈的基础上升级改造,历时半年,于10月18日重新对外开放。 [详细] -
西藏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举办“谭冠三与老西藏精神”座谈会
23日,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在拉萨举办“谭冠三与老西藏精神”座谈会,来自全区哲学社会科学界各条战线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座谈会。 [详细] -
话剧《老西藏》将于7月与观众见面
近日,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肖传江一行深入话剧《老西藏》排练现场,看望慰问主创团队和全体演职人员,并观看该剧联排,以艺术形式如何高质量呈现“老西藏精神”为主题开展调研工作。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