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文艺》油恰增刊创作采风活动。通讯员 嘎玛贡加 摄
那曲市色尼区油恰乡,这个距离市区160公里、色尼区最偏远的乡镇之一,正经历着历史性的跨越。回望过往岁月,油恰乡经历了沧桑巨变,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无疑是这片土地上最为璀璨夺目的篇章,为羌塘草原注入了蓬勃生机与希望。
曾几何时,油恰乡教育基础极其薄弱。全乡群众文盲率高达99%,仅有个别僧人略通藏文,广大牧民群众没有条件接受现代教育。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亲切关怀下,教育兴藏的春风吹拂羌塘大地,现代教育的种子深深扎根在这片高天厚土。
如今,油恰乡教育面貌焕然一新,结出硕果累累。油恰乡小学校长次仁曲培介绍,在党的教育政策光辉照耀下,乡里不仅建起了设施齐全的完全小学,村级幼儿园也实现全覆盖,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持续保持在100%。目前,油恰乡完小在校生达740名。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有3名学生成功考入区外初中班(校)。更令人自豪的是,油恰乡已培养出8名研究生,他们在党和政府的培养下,有的在各自岗位上恪尽职守、建功立业,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有的则勇于开拓,积极投身自主创业大潮,追逐人生梦想。
次仁曲培校长特别提及他的学生美朗。上小学时,美朗曾寄宿在次仁曲培家,美朗品学兼优,后在西藏大学完成研究生学业,2024年,考入那曲市申扎县委党校,开启了服务基层、奉献家乡的新征程。美朗的成长轨迹,正是油恰乡教育成效的一个生动缩影。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腾飞,不仅显著提升了牧民群众的知识文化水平,更如春风化雨般,深刻重塑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追求。近年来,在世界读书日等节点,由当地返乡大学生牵头组织的读书分享活动,在油恰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吸引了众多群众踊跃参与,书香氛围日益浓厚。2025年4月,在自治区文联《西藏文艺》编辑部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当地大学生积极联络协调,以油恰乡60年沧桑巨变为主题,组织当地民间作者创作,并特邀区内知名作家撰稿,成功推出《西藏文艺·油恰乡发展变迁增刊》。该增刊生动展现了油恰乡翻天覆地的历史性成就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有力提升了油恰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宣传羌塘、展示社会主义新西藏的重要窗口。
阅读推广工作亦扎实推进。2024年,那曲市图书馆在油恰乡四村设立了全民阅读推广点。油恰乡文化服务中心每年投入4至5万元购置各类图书,持续丰富群众精神食粮,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村民贡觉旦增自幼喜爱阅读,过去主要涉猎藏族传统文化典籍。村级书屋的建成开放,极大地拓宽了他的阅读视野。
从“马背小学”的艰难起步,到如今教育体系的日臻完善;从几乎全员文盲,到高层次人才不断涌现……油恰乡用60年的奋斗,书写了教育改变命运、知识振兴乡村的壮丽篇章。教育,已成为驱动这个偏远牧区乡镇迈向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为羌塘草原的明天铺就了更加光明灿烂的道路。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