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1200平方米、展示3000多件民间收藏,位于那曲市那曲镇的牧人宝库藏茶馆,最近成为藏北草原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走进牧人宝库藏茶馆,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一进门,夯墙使用的器具布置一侧,成为整个茶馆的玄关。向内望去,这间藏茶馆空间开阔,布局精巧,“黑帐篷”元素体现在巨大的穹顶,丰富多样的民间民俗物品布满整个茶馆。牛皮茶包、陶罐、酥油桶、手工编织……从牧区的生活用具、生产工具、手工艺品、传统服饰,到传统的炉灶、牦牛运输等场景,全面展示了藏北游牧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
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生动再现了那曲牧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同时,这里还是一家茶馆,飘散着浓郁的酥油茶香。人们可以在这里喝茶、吃藏面、赏节目,于聚会、聊天之余感受浓厚的民俗氛围。
这间藏茶馆的主人,名叫珠珠,今年45岁,是比如县扎拉乡人。他的收藏之路始于18岁,是父亲的一句话深深触动了他:“随着社会发展,这些过去的生产生活用品可能会越来越少。但它们承载着我们牧人的记忆,是重要的工艺和文化瑰宝。”从那时起,珠珠便开始了长达26年的收藏之旅。
从自己家、邻居家开始,到走遍那曲市各个县和周边地区,一点一点积累,珠珠的藏品越来越多。“之前也想过用单一的民俗展示来传承,但这样参观的人不会太多。”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藏品、传播游牧文化,珠珠想到了藏茶馆和民俗陈列融为一体的方式:“这样,大人小孩都可以坐下来,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体验民俗文化。”
新场景、新业态带来了新体验,开业近一个月来,牧人宝库藏茶馆天天处于爆满状态。前来打卡的一市民说:“今天第一次来这里,感觉挺好的!这里搜集摆放了很多牧区生产生活中使用的物品,很有观赏价值!我们会介绍更多朋友过来体验。”
原定于1月16日开业,但因日喀则定日发生地震,珠珠毅然推迟了开业计划,前往灾区抗震救灾。他不仅赠送了价值34万元的救灾物资,还捐款6万元,用实际行动体现社会责任与担当。从地震灾区回来后,牧人宝库藏茶馆于1月21日正式开业,这座集民俗展示与茶馆功能于一体的文化生活空间对外开放。
“这种将民间民俗类实物与藏茶馆融合的模式,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展示和常态展示,赋予了非遗保护传承的生命力,能够吸引更多人关注和了解藏北的传统游牧文化。”那曲市文旅局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次仁卓嘎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