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我而言,倘若休假与跨年的时光重合,亲手制作“卡赛”,便成了我心心念念、必定要完成的头等大事。一家人围坐一团,共同制作“卡赛”,这早已不只是简单的家庭活动,而是一场深深镌刻在岁月长河里的仪式,是我们心灵得以栖息的港湾,承载着我们对亲情的珍视,也凝聚着我们对传统文化最诚挚、最深沉的守护。
藏历新年将近,我们早早开始筹备起过藏历新年的物品了。终于到了炸“卡赛”的那天,拉萨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厨房那张略显斑驳的木桌上,刹那间,整个屋子都被暖意笼罩。我伫立在桌前,目光凝视着盆里的面团,它好似高原冬日里初降的第一场雪,纯净、细腻,还散发着淡淡的麦香。这股麦香,瞬间将我拉回到无数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往昔岁月。我刚伸出手,还没来得及触碰到面团,女儿像一只欢快的小鹿蹦跳过来,敏捷地扯下一块面团,俏皮地冲我吐了吐舌头,做了个可爱至极的鬼脸。看着她那古灵精怪的模样,我佯装生气,高高举起手。这时,阿妈啦笑着制止道:“都多大的人了,还跟孩子闹。”那嗔怪的语气满是宠溺。我望向阿妈啦,儿时过年阿妈啦为我系新衣纽扣的画面涌上心头。那时的我,满心期待着新年的糖果与新衣,而如今,我满心期待的是一家人整整齐齐围坐在一起,将这份温暖的习俗代代传承下去,让爱永不落幕。
丈夫老家在山南,工作在阿里,因为我,他把家安在了拉萨。他是个极具耐心且善良的人,此刻正不紧不慢地往锅里倒油,动作娴熟而沉稳,全神贯注地为炸“卡赛”做准备。他时不时抬起头,微笑着追随着我们的一举一动,笑容里藏着无尽的爱意。我深知他在山南长大,对家乡的风土人情有着深厚的情感牵挂,来到拉萨与我组建家庭后,努力融入这里的生活,和我一起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温暖,让这个家处处充满爱与包容。
制作“卡赛”,正是我们表达亲情、传递温暖的独特方式。油在锅里欢快地跳跃、噼里啪啦作响,我们都屏气敛息,眼睛一眨不眨地紧紧盯着锅里,看着“卡赛”在油中欢快地翻滚,一点点从洁白变成诱人的金黄,就像我们的生活,在岁月的磨砺中愈发醇厚、温暖,充满了故事与韵味。那一刻,每个人的心里都被简单纯粹的快乐填满。
阿妈啦曾告诉我们,从前物资匮乏,制作“卡赛”的原料来之不易,可即便如此,每到藏历新年,家家户户都会精心准备,因为它承载着对家人平平安安、幸福美满的殷切祈愿,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情感桥梁。“卡赛”更是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点心。当亲戚朋友登门拜访,“卡赛”与其他美食一同摆上餐桌,你来我往间,欢声笑语在屋内流淌,情谊也在这一来一往中愈发深厚。每一次制作、分享“卡赛”,都是对文化的传承,是亲情的凝聚,是爱与温暖在指尖流淌。
制作“卡赛”的过程,也是我们一家人心灵靠近的过程。我们放下手机,放下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全身心投入到这简单的劳作中,专注于手中的面团,专注于彼此的每一个眼神、每一次互动。在这一刻,内心的疲惫与压力瞬间消散,整个人都沉浸在无比的轻松与惬意之中。曾经那些因为忙碌而无法相聚的遗憾,因为奔波而不能陪伴老人与孩子的愧疚,都在这制作“卡赛”的温馨时光里渐渐消融。亲情与文化,在这平凡的劳作中熠熠生辉,绽放出最温暖的光芒。
生活中的温暖与爱,或许会因忙碌、因距离而迟到,但它永远不会缺席。它就藏在这些平凡日子的琐碎日常里,藏在每一次揉面的动作里,藏在每一声家人的欢笑里,静静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珍视。就像“卡赛”,它串起了生活的点点滴滴,成为我们心中最温暖的记忆,也成为我们传承藏族文化、延续家庭温情的独特方式。这份温暖和爱,会随着岁月的流转愈发醇厚,无论相隔多远、分别多久,只要想起一起制作“卡赛”的时光,心中便会涌起无尽的力量。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