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图为左贡县四方祥和新村易地搬迁安置点。 记者 陈志强 摄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左贡县地处藏东南高山峡谷地带,怒江、澜沧江、玉曲河由北向南呈“川”字型纵贯全境奔流而下,是历代商贾由茶马古道进出西藏的必经之地,也是全区深度贫困县之一。
全县10个乡(镇)128个村(居)5.8万人,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81户13409人,10个乡(镇)中有8个属深度贫困,127个行政村中有84个属深度贫困,贫困程度最深的绕金乡绕丝村2015年贫困发生率为87.65%……脱贫压力重如泰山,一场没有退路的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
经过4年的努力,左贡县一个个贫困村实现了华丽蜕变,一批批富民产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张张笑脸洋溢在贫困户脸上……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县已脱贫2680户13399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02%。
挪“穷窝”,力拔穷根
冲巴的新家位于田妥镇政府所在地,318国道沿线。
今年69岁的冲巴,之前住在田妥镇亚中村的一个半山腰上,唯一通往外界的道路是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下雪天要担心屋顶坍塌和漏水,生活极不方便。”冲巴说,新家有150平方米,藏式装修,干净整洁,宽敞明亮,家用电器、藏式家具等一应俱全,不仅住得舒服,生活也方便多了。冲巴只是左贡县广大易地搬迁群众中的一个缩影。
在搬迁当初,怎么搬、往哪里搬?这考量着左贡县委、县政府的智慧。
左贡县注重易地扶贫搬迁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相结合,与产业发展结合,科学实施了国省道沿线“一区四点”易地扶贫搬迁整体集中布局方案,科学确定美玉乡斜库村、田妥镇亚中村、县城“四方祥和新村”(扶贫开发区)、扎玉镇吾同村、扎玉巴瓦村、碧土乡碧土村和龙日村7个易地搬迁安置点。
在规划设计上,左贡县充分结合本地建设用地紧缺、选址难的实际,住房以多层楼房为主,结构以框架为主,将人均住房面积严格控制在25平方米以内。在建筑风格上,将东坝民居等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的同时,又融入现代元素。在配套设施上,给水、排水、电网、路灯、道路、公厕、广场等设施统一建设,有效满足搬迁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搬得出还要能致富。左贡县大力发展“五大支柱产业”,搭建起产业与贫困群众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一个产业脱贫一批贫困群众”。截至2018年底,共建成砂石加工、纯净水生产、糌粑制作、饲草料种植、木质手工艺品加工等产业项目22个,正在建设15个,带动646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增收。
截至2018年底,左贡5个安置点安置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372户6978人,占应搬迁群众总户数的97%。如今,越来越多搬进新居的左贡贫困群众过上了幸福新生活,脱贫致富的梦想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
兴“富业”,筑牢基础
面对诸多的困难和制约,左贡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找准发展定位,结合左贡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注重资源优势、注重援藏优势,形成了以“河谷种植业、河谷养殖业、资源型加工业、旅游业、三产服务业”为主的“五大支柱产业”,构建起了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强到优的产业富民新格局。
具有浓郁左贡特色的“两江一河”精品家具厂就是典型产业脱贫例子。
2017年,左贡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整合用地约2000平方米,落实产业扶持资金326.1万元,成立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两江一河”精品家具厂。
据家具厂厂长西绕次平介绍,家具厂以“古道三江”专业合作社为核心,与现有5家藏式家具作坊、民间工匠和20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合作,形成了“‘古道三江’专业合作社+精品家居厂+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发展模式。目前,家具厂年盈利约360万元,为20户贫困家庭提供了有稳定收入的就业岗位。
产业兴是左贡县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左贡县委、县政府深入分析全县产业发展优势资源,全面推行产业扶贫项目“334”投资模式,大力推广“村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农牧民”、能人带动等利益联结模式,实现了县有产业园区、乡(镇)有持续发展产业、村有小产业、户有具体增收项目。
理念引领行动,方向决定出路。
提起旺达镇乌雅村,大家想到的是村集体经济全自动砖厂和选派第一党支部书记冉程文。在冉程文的科学管理和带领下,乌雅村全自动造砖厂年生产总值、纯利润、群众分红持续走高,至2018年底,产值突破550万元,户均分红达1.2万元。
“每天150元的工资,只要肯干,在家门口就能赚钱,年底还有分红。要不是能在砖厂干活赚些钱,我们家的生活都不知道会是什么光景了。”腿部残疾、丈夫去世、还有三个孩子要抚养的乌雅村民多吉卓玛满心的感激。
实施东坝乡埃西村、美玉乡边玉村饲草料种植,建成美玉乡斜库村产业园,推进则巴赛马场和夯达洒冽营地、吾同村度假村、碧土宾馆等建设……落地方能生根,生根才能叶茂。
拓“专合”,抱团致富
近年来,左贡县把牢专业合作社发展方向,不断培育发展壮大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找准了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与群众利益联结的切合点,在连接小农户与市场之间的作用日趋明显。
分管脱贫工作的副县长李子雄说,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不仅有效解决了过去自种自销、供销矛盾突出、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同时为农牧民群众搭建了兴产业、奔小康的平台,探索出了一条“党员带头、能人带动、市场驱动、项目扶持、机制保障、利益联结、致富群众”的新路子。
在培育壮大专业合作社的过程中,左贡县突出加大政策、资金、人才支持力度。2018年,共发放扶持贷款130万元,落实扶持资金103.6万元,协调福建厦门市国企派出专家人才2批8人次,对县合作社所属22个项目进行了风险评估、可行论证,支持致富带头人、退复军人、大学毕业生参加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
在特殊政策、资金的扶持下,一批专业合作社茁壮成长。
发展旺达镇左巴花卉种植、田妥镇金达村高效日光温室等16个“党支部+合作社+农牧民”经营模式的合作社,带动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23人脱贫致富;
发展旺达镇俄比科村生态种植养殖基地等6个“企业+基地+建档立卡户”经营模式的合作社,带动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60人脱贫致富;
发展左贡县木龙村藏香厂等10个“致富带头人+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的合作社,带动建档立卡贫困群众297人脱贫致富;
……
截至目前,左贡共有专业合作社55家,其中国家级农牧民专业合作社2家,自治区级农牧民专业合作社2家,市级优秀农牧民专业合作社3家,合作社成员达745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64户580人,稳定解决贫困群众就业114人,年人均增收4200元。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不断深入,左贡县不遗余力地拓展专业合作社的丰富内涵,拓宽专业合作社的合作领域,深化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管理,实现了全县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从小打小闹、分散薄弱、单打独斗、小作坊经营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转变。
扶贫仍在路上,攻坚正在进行。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为了让每一位贫困群众都可以获得美好生活,左贡县上下凝心聚力,吹响了最后冲锋的号角,朝着美好明天阔步前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摘掉贫困帽子 四川省壤塘县做了啥子
3月16日,海拔3200多米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岗木达乡达日村迎来一场雪,让整个村寨显得更加漂亮。村子东边,一栋两层高的藏式民居,那是41岁脱贫户仁青巴的新家。 [详细] -
人美、景美、味美助力甘肃藏区整体脱贫“摘帽”
清早,一缕橘色的微光打在米存国脸上,他赶忙起身,快步出屋,打开马厩,给他的“宝贝蛋”们放风。 [详细] -
青海藏区啃下脱贫“硬骨头”
朝南的5间新房,灯光明亮。切旦尖措见到老熟人才让行秀登门,上来就是一个“熊抱”:“要不是他做工作,咱可住不上这样的好房子!”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