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市达孜区雪乡民间传统手工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 技能扶贫铺就村民致富路
西藏拉萨市达孜区雪乡民间传统手工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是达孜区第一个民族手工艺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通过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缝纫技术相结合,主要制作布塑羌姆面具、红珊瑚面具和藏戏服饰等具有藏民族传统特色的手工艺品,为当地产业发展和群众致富增收提供了独特路径。
日前,记者在合作社看到,两名工匠正聚精会神地制作布塑羌姆面具,每一步流程既严谨又细致。工匠达娃告诉记者,一般学习一年就可以掌握制作面具的技能。因此,合作社鼓励当地村民边学手艺边做工,每月还给学徒发放2500元工资。而一名熟练掌握制作面具技能的工匠每月可以拿到6000元以上的工资。
“手工制作面具共有五个步骤,它主要讲究细心、严谨,不容丝毫懈怠。我干这行已有12年时间,很热爱这份工作,同时也想保护藏民族传统手工艺,让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让更多人了解西藏、了解西藏的传统手工技艺。”达娃告诉记者。
合作社院落左侧是面具展厅,展厅两侧被划成了几个展览区域,包括羌姆面具区、藏戏面具区和旅游工艺品区。同时,还有藏戏服饰、特色民族手工包、旅游纪念品等各类民族手工艺品。“该合作社是达孜区的一处旅游景点,同时也是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基地,在每年的旅游旺季会有很多游客前来参观。”合作社负责人介绍。
为能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和解决更多当地人就业,在原有基础上,合作社着手研发和创新,扩建缝纫车间,承接学校校服等服装定制,进一步扩大合作社项目类型。
缝纫车间内,记者看到生产线上的缝纫机整齐排列,几名工人正娴熟地赶制校服,一旁还堆了不少成品校服。据介绍,疫情防控期间,很多员工还没有复工,最近复工的工人正忙着赶制达孜区第三批易地扶贫搬迁户100余名学生的校服,要趁他们开学前完工。
达孜区唐嘎乡村民扎珍今年41岁,在合作社工作已有两年时间,虽然身有残疾,但通过参加合作社举办的缝纫技术培训后,她的技术得到了很大提升,一天能缝制三套校服,还可以缝制藏戏面具等各类手工制品,她对未来充满希望。“我因身有残疾,没法干农活,先前生活得比较艰苦。自从在合作社上班后,生活、工作都有了保障,合作社也非常照顾我们残障人士,特别感恩。”扎珍说。
像扎珍一样的残障人士在合作社共有4名,他们拒绝“等靠要”的思想,努力学习技术,靠自己走上致富道路。
合作社共有20余名员工,同时为村里30余名村民免费发放缝纫机在家作业,再根据村民的完工情况发放工资,每人每月平均工资4000元左右。合作社自成立以来,连续六年为雪乡扎西岗村六个组村民每年分红16万元。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果果强调:主动关心服务易地扶贫搬迁群众 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3月27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城关区委书记果果赴堆龙德庆区和柳梧新区,实地调研了解易地扶贫搬迁点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并与基层干部群众座谈。[详细] -
从翻身解放到脱贫奔小康 一系列数据看今日西藏
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1959年3月10日,西藏反动上层集团发动了旨在分裂祖国的武装叛乱。3月28日,中央政府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详细] -
奖励资金下发,护航精准扶贫
3月26日下午,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琼结县琼结镇政府大院内熙熙攘攘,“我们领到奖金啦!”兴奋的声音不时从人群中传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