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木净土健康产业:做精做细特色种植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以尼木县食(药)用菌工厂化种植基地为代表的系列扶贫项目的发展,有效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图为尼木县食(药)用菌工厂化种植基地的员工正在采收食用菌。拉萨融媒记者 平措旺堆摄
自2013年起,西藏拉萨市积极推进净土健康产业发展,几年来,净土健康产业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又一新坐标。
尼木县净土公司采用农业联合体经营方式,在海拔4200米的尼木乡乌米组打造了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成270亩特色种植基地,种植石斛、蔬菜和瓜果等产品。如今,一座座日光温室拔地而起,温室内郁金香、月季等鲜花盛放,构成一幅别样画卷。
2018年9月,园区内的尼木县食(药)用菌工厂化种植基地投运,项目总投资1390.28万元,主营种植销售平菇、猴头菇、羊肚菌等。
近日,记者在平菇种植大棚内看到,村民多布杰正带领不少村民采收平菇,他不时地提醒大家采收的注意事项:要一手轻按料面,另一手捏住菌柄、将平菇边旋转边扭下;平菇常叠生或丛生,应整丛采收、轻拿轻放,防止损伤菇体……
食(药)用菌工厂化种植基地建成以来,通过“以干代训”培养了一批食(药)用菌种植的乡土人才,多布杰就是其中之一。
来这里工作之前,多布杰靠务农和打零工为生,年收入不足万元。现在,从前期的菌类种植到后期管理、出菇、装包、接种等,多布杰都能全流程、独立完成,月收入近4000元。他欣喜地告诉记者:“我现在掌握食用菌种植技术,依靠这项技术,以后的收入会不断提高,日子越来越好。”
作为当地的扶贫项目,尼木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周边贫困群众就业创收。以尼木县食(药)用菌工厂化种植基地为例,基地现有的20余名工人中,90%以上为尼木乡人。2018年,尼木县食(药)用菌工厂化种植基地为尼木乡26户无劳动力家庭分红39000元。2019年,基地产值430万元,为当地52户家庭分红78000元,并带当地86户家庭实现增收60余万元。
尼木县食(药)用菌工厂化种植基地负责人张辉晓说:“下一步,我们将依然采取‘提供菌种、提供技术,老百姓自己种植,基地收购产品’的方式运营,实现企业有效益、老百姓发家致富。”
2019年4月底投运的尼木县高原种植业航天育种及产业化推广应用项目,同样“安家”在园区内,项目总投资5509万元,占地约50亩,是尼木县“四产业两园区”发展布局和“3212”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四菜一汤”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的重点北京援建项目,项目以“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运行模式,辐射带动全县设施农业的发展。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建设智能连栋温室3835.21平方米、日光温室12180平方米及配套设施,主要栽植经航天育种选育的辣椒、西红柿、西葫芦等品种。
“我现在负责这个温室棚的管理工作,不仅能学到新技术实现就业,还可以参与分红,收入稳定。我会继续认真做好工作的。”尼木县尼木乡聂玉村村民索朗曲吉这样对记者说。
据介绍,尼木县高原种植业航天育种及产业化推广应用项目运营以来,共用工2500人次以上,2019年为 98户当地群众兑现劳务分红25万余元,户均增收2600元,其中增收最多的家庭达到21200元。
近年来,尼木县通过净土健康产业的发展,让过去从事传统农作物种植的群众参与现代设施农业生产,着力打造职业农民和产业工人队伍,实现了传统种植业向现代设施农业的转型。乌米组的这幅美丽乡村画卷,正如雨后春笋般在尼木县内不断涌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楚松村党支部书记边巴:脱贫路上的“领头雁”
距离西藏日喀则市区4公里的桑珠孜区聂日雄乡楚松村已经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全村的农牧民群众都住上了宽敞的房子,过上了幸福的日子。[详细] -
甘肃省临潭县:脱贫下好“三步棋”
年初,马吓如南家又添了4头牛,“现在有13头牛。”马吓如南笑着说,“去年脱了贫,今年还要再加油。” [详细] -
春光沐浴拉萨河——中国脱贫的拉萨样本
四月的拉萨已满眼尽是春意。闲来没事时,83岁的老阿妈德庆白珍总喜欢坐在自家院里的软凳上,静静地晒一会儿太阳。这时,她总觉得“老阿妈青稞酒坊”的牌子,在日光下显得格外亮眼,越看越心喜。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