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扶贫

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发布时间:2020-05-18 09:40:00来源: 西藏日报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掉队,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拉萨市各级各部门以“背水一战”的使命感、“兵临城下”的紧迫感、“军令如山”的责任感,靶向发力、精准施策,深入贯彻落实“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要求,正确处理好“十三对关系”,构建五级书记抓扶贫工作体系,着力实施“六脱”措施, 通过系列攻坚行动,全市农村贫困人口现行标准下动态清零,贫困村(居)全部退出,贫困县(区)全部摘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强化理论武装,政治站位全面提升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在脱贫攻坚工作进入收官的重要阶段,中央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吹响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战号角,发出了“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总攻命令。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更是为决战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定了信心和决心。一是强化理论学习,拉萨市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从守初心、担使命的高度,多次召开常委会、专题会、党组常务会,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行再传达、再学习、再领会、再部署、再落实。通过学习,拉萨市各级党委(党组)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脱贫攻坚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打赢脱贫攻坚战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的新篇章,咬定目标、一鼓作气,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开展理论阐释,在深入学习脱贫攻坚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针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过程中提出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大力开展阐释研究。依托拉萨市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调动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以及全市广大干部,结合拉萨实际,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重点资助了“社会企业助力拉萨扶贫精准化研究”等一批项目,为拉萨脱贫攻坚提供智力支持。今年,拉萨市继续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衔接研究作为重要项目,充分预判脱贫攻坚农牧民返贫的风险因素,以中央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五项任务为方向,积极探索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有效途径。

  二、精准分类施策,“六脱”措施持续推进

  拉萨市紧紧围绕中央“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持续深入实施“以业、以迁、以教、以补、以保、以助”六项脱贫措施。把发展生产作为主攻方向,发展以青稞、牦牛为主的种养业、文化旅游业、民族手工业、商贸流通业和资源开发利用等扶贫产业,大力推行“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等带贫益贫模式,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农牧民合作社参与精准扶贫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巩固,全市扶贫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效益初步显现,85%的贫困人口通过产业实现增收。依托“三表一证”台账,开展“招聘到点、送岗到户、培训到人”及“五送”等系列活动,实施就业精准帮扶,实现1户1人以上就业,人均月工资3000元以上。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关键之举,坚持安居与乐业并举、住房与产业并重,依托城镇、产业园区等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产业项目和辐射带动全覆盖,搬迁户1户至少1人稳定就业,确保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把生态扶贫作为惠民之策,继续实施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公益林补偿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鼓励有劳动力、有意愿的贫困群众在八类岗位上实现就业,每年带动2万余名农牧区困难群众人均增收3500元。把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举,实施15年免费教育和贫困家庭大学生“三免一补”政策,“三包”标准达到年人均3620元,不断完善建档立卡大学生资助政策。把社保兜底作为基本防线,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年人均4550元,医疗救助年最高救助标准提高到25万元;临时救助年最高救助标准个人达到5000元、家庭达到1万元。把健康扶贫作为重要内容,大力推进“三个一批”,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制度,贫困人口在乡镇、县(区)、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95%、90%、75%,20种疾病纳入大病救治范围,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到33种。

  三、坚持现行标准,“三保障”问题有效解决

  强化义务教育有保障,建立0—15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少儿信息库,狠抓控辍保学,实现适龄少儿辍学现象动态清零,对因病因残不适宜在校就读的学生开展送教上门活动,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师生比达到国家标准。修订《拉萨市高等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实施办法》,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生学费、住宿费、书本费予以全额资助,生活费按每生每学年3000元标准予以补助。截至2019年底,共落实困难家庭大学生教育资助金1008.6万元,受助学生1968人次。深入开展“志”“智”双扶工作,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设立1000万元勤劳致富奖励资金,分不同层次进行奖励,对贫困群众自主就业创业、自立自强率先脱贫和按期脱贫的,给予相应的资金奖励和荣誉奖励,有效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强化基本医疗有保障,全市共有县(区)级人民医院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乡镇卫生院53个,村卫生室192个,基层医务人员1265人,乡镇医生平均达到10人以上、村医平均达到2人以上,形成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服务圈。农牧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参保率达到100%,全市家庭医生团队317个,家庭医生97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签约率和服务率均达100%。农牧民群众在乡镇、县(区)、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报销分别达到90%、85%、70%,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在此基础上增加5%,既防范了出现过度保障、不可持续的问题,又大幅减轻了贫困群众的就医负担。强化住房安全有保障,制订《拉萨市易地扶贫搬迁旧房拆除及宅基地复垦工作方案》,有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旧房拆除及宅基地复垦工作,截至2019年底,全市1267户搬迁群众签订旧宅腾退协议,119户完成旧房拆除工作,流转土地1080亩。对筛查出的现有住房为C、D级危房,按照动态识别、及时整改的要求,出现一户改造一户。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39个,实现22979名群众搬迁入住,配套产业项目72个,辐射带动2.3万名贫困群众增收,实现7120名搬迁群众稳定就业。积极做好跨市搬迁工作,完成羊八井精准扶贫风湿患者搬迁150户625人、“三岩”片区跨市易地扶贫搬迁377户2277人。

  四、丰富实践活动,文明乡风不断加强

  以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抓手,围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着力转变群众“等靠要”观念,积极开展“志”“智”双扶宣传教育,普及科学和文明礼仪知识,推进移风易俗、讲文明树新风。拉萨市结合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创新开展“五有五好”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共建成文化大舞台(道德讲堂、善行义举榜)2367个,设立志愿服务站376个、招募志愿者5.6万余名,开展“思想觉悟好、道德风尚好、行为习惯好、精神面貌好、遵规守纪好”等18项“五好”活动2.2万场次,受益群众311万人次,教育引导群众争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在建成城关区、堆龙德庆区两个全国试点县(区)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县、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真正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管脑子”的基础工程。自2011年拉萨市成功创建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建立了一整套巩固创建工作机制,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文明,从对自身生产生活现实影响最大的地方淡化宗教消极影响,从与现代文明最格格不入的地方破除封建迷信。丰富群众文化供给,全面实施“书香拉萨”建设工程,在城关区试点建设了茶馆书屋、公园书屋,积极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8个,市县两级艺术团16支、村文艺队285支,推动农家书屋、寺庙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电影放映、信息共享等文化惠民工程实现全覆盖,形成较为完备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同时,以开展“三大节日”、农闲时节“文化惠民进万家”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红色文艺轻骑兵”文艺下乡活动5000余场次,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非遗+扶贫”成效逐渐凸显,为推动“非遗+扶贫”工作,尼木县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正式揭牌,西藏尼木古宝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等10家单位加入,组成西藏首批非遗扶贫就业作坊(成为全国10个首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在各类大型活动现场集中展示书法、藏香、藏纸、石刻、柳条制作、羊毛手工编织等传统技艺,48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400余件非遗产品得到集中展示,销售额达54万元,受惠家庭48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出台《拉萨市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18—2020年)》《拉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职责分工》,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完成公厕改建,全市户用卫生厕所改建达29891户,“一村一档、一户一卡”户用卫生厕所建档案户数达25370户;建成市级垃圾填埋场1个(曲水),县级垃圾填埋场4个(当雄、林周、墨竹工卡、尼木)。目前,全市国道沿线、城镇周边等有较好基础、基本具备条件的90%以上的村庄生活垃圾已得到有效治理。组织实施造林绿化工程项目4个,落实测土配方示范面积28万亩,麦类作物测土配方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57.04%,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

  五、聚焦关键重点,脱贫质量全面提升

  推动产业项目提质增效,进一步加快产业项目建设,确保项目与脱贫攻坚工作同步收官。加快推进已建成项目绩效评估,健全带贫益贫机制,合理分配产业收益,让失能和弱能贫困户得到分红,让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得到工资性收入,让村集体得到资产受益。加强转移就业力度,依托“两个清单”,采取以岗代训、以训稳岗的方式开展就业培训,逐一为贫困群众对接岗位,切实增加贫困劳动力务工收入。精准对接工程建设项目等用工需求,把400万元以下的项目全部交由农牧民施工队。建立贫困群众就业回访机制,不断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加强产业发展和配套建设,逐户落实产业发展措施,逐人落实就业岗位,确保群众安下心、谋发展、能致富。用好用活土地增减挂钩指标,按要求完成拆旧复垦任务。加强搬迁安置点基层组织建设,深化思想教育引导,帮助搬迁群众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引导搬迁群众与当地群众融入、融合、融洽。健全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进一步完善防返贫预警机制,以村(居)为单位建立工作台账,对存在返贫风险的贫困户采取“一对一、人盯人”的方法强化帮扶,逐户研究防返贫措施;对触发返贫风险的脱贫户,及时启动预警干预程序,一项一项整改清零,一户一户对账销号。

  六、加强宣传宣讲,脱贫氛围日益浓厚

  制订印发《关于在市属媒体开展深入基层采访报道活动的工作方案》等文件通知,对全市脱贫攻坚宣传任务进行安排部署及任务分解。市属各类新闻媒体在重要时段和重要版面开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劳模风采”等专题专栏,集中报道脱贫攻坚的具体做法、取得的成效、亮点特色、先进典型等动态新闻,大力宣传脱贫攻坚各项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及时发布脱贫攻坚整改工作的主要任务、时间安排和工作方式,讲好拉萨脱贫攻坚故事,唱响“感党恩、爱核心”主旋律。《拉萨晚报》《拉萨日报》、拉萨广播电视台等市属媒体在重要时段和重要版面刊播脱贫攻坚相关新闻2000余条, 被“学习强国”西藏学习平台采用100余条。成立市县两级宣讲团,制定印发学习宣传手册,通过入户宣讲、微信宣讲、大喇叭宣讲等方式,面向我市广大农牧民群众和“三岩”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开展以政策宣讲为重点的思想教育工作,大力宣讲党中央和区、市党委关于脱贫攻坚政策举措,让贫困群众知晓政策、更好地参与政策落实并获得帮扶。通过持续不断的新闻宣传、点对点面对面宣讲以及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市广大农牧民群众不等不靠、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有效激活,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主体意识更加强烈,自力更生、敢闯敢拼的奋斗精神进一步高涨,主动转思想、长志气、强本领,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十足,变“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动力充沛,多劳多得、勤劳致富、光荣脱贫成为基层群众的共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好中国梦的拉萨篇章提供有力思想保障和舆论支持。

  (拉萨市委宣传部 拉萨市扶贫办)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