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扶贫

西藏那曲巴青县阿秀乡达麦村的脱贫故事:牧歌悠扬奔富路

万靖 发布时间:2020-06-09 08:52:00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liuwt0611_s.jpg

  图为达麦村牧民经济合作社负责人次仁旺布(中)带领合作社员工制作手工艺品。记者 谢伟 张晓明 赵书彬 王晓莉 万靖 摄

  6月的羌塘,天气变幻莫测,刚刚还是雪花纷飞,转瞬又艳阳高照。当记者来到西藏那贼曲巴青县阿秀乡达麦村,第一眼就看到道路两旁坐落着的一幢幢藏式牧家小院,炊烟袅袅升起,飘散在翠绿的山间,眼前的一切让人很难想到8年前,达麦村曾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牧村——

  2011年底,全村共38户,近一半是贫困户;2019年底,全村15户贫困户、46人全部实现脱贫;

  2012年4月,达麦村牧民经济合作社成立之前,贫困户户均年收入不到1000元;2019年底,入社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8000多元;

  合作社成立之初,出资总额仅21万元,经营加工产品只有2-3种;现在,合作社已开发各类产品100多种,总资产达210多万元;

  2012年前,出门泥巴路、饮水靠人背、辍学学生多;现在,水泥路铺到家门口、喝上了干净水、辍学率为零……

  八年发展蜕变,一路牧歌悠扬,传统牧业小村落达麦村不断展动出奋发图强的力量,成为羌塘草原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从“山村小商标”到“脱贫大品牌”

  2012年之前,因为生产方式单一,人均产出很低,达麦村70多个剩余劳动力除了放牧,基本没有其他营生可干。一些不甘心过穷苦日子的牧民,也因缺技术、缺资金、缺扶持,处于“脱贫无路、致富无门”的窘境。

  在达麦村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村里一部分人的思想慢慢发生了转变。“个人的力量太薄弱了,村里要发展,需要团结大家的力量一起找门路、想办法。”2012年4月,达麦村党支部书记次仁旺布带头组织村民成立了达麦村牧民经济合作社。

  一开始,合作社只有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铁皮房。由于生产出的产品社会认知度不高、销售渠道不畅等原因,合作社发展困难重重。合作社还曾尝试在电商平台上销售产品,但由于物流运输时间长、费用较高,这个小山村的产品始终未能真正“走出去”,最终只能放弃电商销售渠道。

  经过不断调研、摸索、实践,合作社逐渐形成了“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机制,并与那曲市和巴青县牧发公司合作,进行订单销售;积极参加西藏各地组织的展销会、物交会、文化博览会等活动,提高产品知名度;开设商店、饭馆、招待所、加工厂等新经营项目,开发“如意熏香草”“秘配辣椒”以及藏装、藏靴等100多种新产品,把专卖店开到了县城……一系列措施,大大拓宽了合作社的产品销售渠道,经济效益逐步提升。2018年,合作社实现收入90余万元,盈利60余万元,社员人均收入比当地牧民高40%,有效解决了贫困户的就业问题,每户每年增收2万余元。

  随着合作社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加,为了树立自身品牌形象,2015年,合作社注册了“霍尔巴仓”商标。

  “现在,‘霍尔巴仓’品牌已不仅仅是达麦村牧民经济合作社的代表,更是巴青县一个响亮的脱贫品牌。” 次仁旺布说,“一提到达麦村,人们想到的就是‘霍尔巴仓’,现在,我们正致力于实现品牌产品、乡村经济与脱贫致富三者共赢。”

  从小商标走向大品牌,得到了外界认可和市场青睐,达麦村牧民经济合作社因此获得了“西藏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那曲市农牧业产业化先进合作社”等荣誉称号,合作社传承的巴青传统服饰制作技艺也被列入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空有两手”到“一技傍身”

  “空有两手”、靠甩鞭子唱牧歌的单一牧业生产方式,现金收入微薄,一年到头“两手空空”,在温饱线徘徊不前。这就是昔日达麦村的真实写照。

  “因为文化水平低,没有技术,2012年前我们家年收入在1000元左右,维持一家4口的温饱都很难。”技能成为制约脱贫的突出短板,村民次仁格措感慨地说,“即便在合作社成立后,我们一家人也只能根据合作社的需要打零工,收入虽然增加了,但也十分不稳定。”

  “没技能看门搬砖,有技能在家赚钱”,次仁格措的转机发生在2017年。那一年,她参加了县里组织的缝纫工、厨师、经营管理等免费就业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次仁格措凭借学到的技术,在合作社担任起了厨师和管理人员。现在,次仁格措一家人均年收入达到8000多元,去年顺利摘掉了贫困帽子。

  谈到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变化,次仁格措指着院子里一旁的两间库房说:“以前,我们就住在这个不到60平方米的土房里,屋子透风漏雨,一到雨雪天气,浑身就刺骨地冷。”如今,他们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将近200平米的温暖小院里,其乐融融。

  回忆起自己的脱贫致富路,次仁格措总离不开“感谢”二字:“感谢党的惠民政策使我们衣食住行有了保障,感谢政府提供的技能培训给了我们谋生的手段,感谢合作社让我们增收致富有了好门路!”

  从“输血式脱贫”到“造血式致富”

  要想真正让贫困户脱贫,特别是要使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自强自立,扶贫工作必须要实现从外部“输血”到贫困户自己“造血”的转变。

  “阿秀乡处于藏北草原与藏东峡谷结合部,山高路远、交通闭塞,村民世世代代都以放牧为生,思想落后、观念陈旧,‘我要脱贫’的意识不强。”巴青县人大副主任、阿秀乡党委书记扎西平措感慨地说,“输血”不如“造血”,“富口袋”不如“富脑袋”,精准扶贫,要做的不仅仅是解决贫困户一时的温饱问题,更重要的是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致富能力和发展机会,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通过合作社模式,贫困牧民的发展热情得到了极大激发,内生动力得到了极大增强,达麦村村民不再“坐在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而是“依靠双手来致富,望着山外筑梦想”,成为草原深处“造血式”脱贫的生动典范,藏北高原持续奏响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乡村牧歌——

  每家每户插国旗、挂领袖像,处处呈现出感恩奋进的精神风貌;

  每逢“3·28”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五一”国际劳动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村民们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唱起歌来跳起舞;

  群众更加追求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方式,讲文明爱生活,大人小孩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村民更加重视教育,中小学入学率百分百、辍学率为零,正上小学四年级的次仁旺嘎,还主动给接受记者采访的父母当起了翻译;

  合作社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每年都向贫困户捐款捐物……

  那曲市委常委、巴青县委书记张军说:“我们县委、县政府积极为牧民经济合作社参与精准脱贫穿针引线、搭桥铺路,把‘输血’和‘造血’相结合、把眼前和长远相结合、把外在和内在相结合,呈现出了许多像达麦村这样的脱贫典型,做到了真脱贫、脱真贫,实现了巴青县整体脱贫摘帽。我们一定会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实现全面小康。”(记者 万靖 张晓明 赵书彬 谢伟 王晓莉)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