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扶贫

加永尼玛:为了心中的“美丽乡村”

陈尚才 发布时间:2020-07-01 08:50:00来源: 新华社

   走进西藏昌都市卡若区城关镇通夏村,山上绿意盎然,道路旁花团锦簇,家家户户用上了液化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曾经的“乞丐村”,如今却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这一切的变化,要从党员干部加永尼玛带领群众脱贫开始说起。

   “从我记事起村子就很穷,很多人出去要饭。”55岁的加永尼玛憨厚地笑笑,“1983年,我借钱买了一台拖拉机开始跑运输,这一跑就是18年。”在这之前,加永尼玛在通夏村办起了村里第一家糌粑磨坊。由于脑子活、思路广,靠着糌粑磨坊和跑运输,加永尼玛家的日子逐渐好了起来。

   “有活大家干,有钱大家挣!”加永尼玛主动帮村里跑运输的群众联系业务。在他的带动下,通夏村先后有10户人家开始跑运输,这些人家在村里慢慢富了起来。

   人有能耐不稀奇,有了公心才难得。加永尼玛的德行赢得了村民的信赖,2001年加永尼玛全票当选为通夏村党支部书记。为了全身心投入工作,他变卖了心爱的卡车,关闭了经营红火的百货店,推掉了一单单运输生意……下定决心为村里找对策治穷根。

   村民们有人说他傻,因为当这个书记,加永尼玛一年要少挣20万元。他却不以为意:“要是为了挣钱,我就不当这个书记了。藏族有个谚语,‘一朵花不算美,满园春色才是景。’我不能只让自己一家过好,只有父老乡亲过得富足幸福,这才是我们村最美的景色。”

   为了能使全村群众过上好日子,加永尼玛把村里的青壮年组织起来组建了农牧民施工队,成功闯进了昌都建筑市场。随后,通夏村又开展了运输、奶牛养殖等多种经营,仅用了5年时间,全村人均年收入就超过了1万元。

   2012年,加永尼玛结合施工队的发展,通过国家投资和村民集资,盖起了砖瓦厂。“党组织头脑要灵光,要多想办法、想好办法,才能带领全村人致富。”在一个个好办法的带动下,通夏村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也让村民对党组织的信任感加强,纷纷向党组织靠拢。截至目前,通夏村全村158户750人中,党员达到88人,团员达到17人。

   “这几年,村里增收的渠道越来越多,本来我们这个地方交通就很便利,现在又通过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成立了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和全自动砖瓦厂,农牧民运输队更加规范,新建的8个物流仓库带来的租金收入也很可观,还有藏家乐等增收项目。”加永尼玛介绍,2019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2.5万元。

   让村民富起来,是加永尼玛心中“美丽乡村”最美的景色。经过10余年的新农村建设,目前通夏村“水电路讯网、科教文卫保”十项工程实现全面提升,群众用上了清洁的能源,村里还建起休闲广场,组建了舞蹈队、篮球队。每到春节、藏历新年和丰收季节都会进行文体活动,老百姓的日子有滋有味。

   为实现建设“生态文明村”的目标,加永尼玛带领通夏村群众,把生态保护和植树造林作为全村工作重点,举全村之力大力开展荒山边坡治理。从2016年起,共投入资金108.42万元,栽种树木15167棵,“美丽乡村”掩映在一片绿色之中。

   “以前我们村里的路是土路,一出门鞋子上就满是灰尘。这几年,村里开始种树、修路,大家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现在,山变绿了,村变美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觉得城里人该羡慕我们了!”村民斯朗说。

   2012年西藏自治区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中选拔乡镇公务员,加永尼玛被选拔为一名国家公务员,担任昌都市卡若区城关镇的党委委员。“作为首批受益者,我感到非常光荣,干劲也更足了。”他说。(参与采写:次旦央吉)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