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扶贫

西藏拉萨曲水县:迈上致富路 唱响幸福歌

发布时间:2020-07-08 09:19:00来源: 拉萨日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拉萨市曲水县广大干部群众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轨、落实同步,如今,乡村在变美、产业在变强、群众在变富……一幅幅脱贫攻坚的壮美画卷令人振奋。

  除草、浇水、记录、观察种植生长习性、指导农牧民育苗……在示范园一期B区的藏药材育苗区内,25岁的西洛卓玛正和同事一起检查唐古特大黄苗的种植情况。

  之前西洛卓玛只身一人在拉萨打工,2018年6月,她通过园区的培训及考核,如愿地加入了才纳园区产业工人队伍,成为一名新型职业化农民。

  忙碌的生活不仅让她在工作中见识了更多、了解掌握各种专业知识,也让她每月有了固定收入,一家人的生活也有了改善。

  西洛卓玛说:“到园区工作后,我认真参加培训,学到了一门技术,工作不仅离家近,而且收入稳定,今后我会继续努力工作。”

  “园区依托净土健康产业,充分发挥了惠农、富农作用,将‘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积极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次央说。

  西洛卓玛的蜕变是曲水县才纳乡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58名产业工人的缩影,他们或返乡俯身农田,或掌握种植技术,将生活寄托于大地之上,在田间地头抛洒辛劳汗水,成为了和父辈们不同的“新农人”。园区产业工人嘎玛卓玛说:“在党的关怀下,我有了稳定的工作,生活也会过得越来越好。”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产业扶贫正挑起曲水县兴民富民的“大梁”。

  漫步曲水三有村,一排排风格鲜明的藏式小楼,一条条整洁宽敞的村落街道,家家户户门口盛开着粉色玫瑰花,浓郁的玫瑰花香扑鼻而来,花朵艳丽多姿,村民们穿行在花海间忙着收获奔小康路上的“致富花”。

  查果姐妹三人熟练的收着玫瑰花瓣,“种植玫瑰不仅美化了自己的家园,还增加了一家人的收入。”查果说。据了解,玫瑰花瓣一公斤十块,每天采七八次,姐妹三人一天也能有100元左右的收入。

  边巴卓玛是三有村村级助理员,她告诉记者:“看到村里的变化越来越大,村民生活过得越快越好,感到由衷的高兴。 ”

  搬迁是手段,脱贫致富才是目的。对于这个新组建的易地扶贫搬迁村而言,村民搬是搬进来了,留不留得住成了问题。近年来,三有村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相继建设了藏鸡养殖合作社、奶牛养殖合作社、民族服饰合作社和温室大棚等扶贫产业项目,拓宽致富门路、提高了当地扶贫质量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为了真正实现“有事干、能致富”,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学到实用技术,提升农牧民就业技能,三有村组织开展了各类就业培训班,“培训一人,受益一家,带动一片”也逐渐成为三有村的常态。次旦卓嘎就是三有村成功实现转移就业的一个缩影,从曲水镇曲浦村搬迁过来后,她参加了村里的烹饪技能培训,不仅学习到了专业的烹饪技能,并且顺利地在曲水县火车站派出所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村民次旦卓嘎说:“我搬迁过来已经有四年了,生活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平常在火车站派出所当厨师,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同时也在星期天等空闲时间种植玫瑰花,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了,把日子越过越好的信心也更足了。”

  “项目扶贫让村里真正拥有了“造血机能”,也让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截止201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04.128万元,全村居民人均纯收入0.812万元。”曲水县达嘎镇拉萨河畔三有村村委会主任桑珠曲培说:“今后,一方面我们将开设更多的技能培训课,拓宽劳动渠道,另一方面扩大扶贫车间规模,新增40余工作岗位解决百姓就业,在解决老百姓就业的同时进一步增加他们的收入。”

  扶贫仍在路上,攻坚正在进行。曲水县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侯静华表示:“下一步,一是要做好扶贫产业项目的巩固提升和建档立卡户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在产业项目方面,重点是已建成投入运营的产业项目加强管理,通过精耕细作向管理要效益,同时进一步完善产业项目的资产管理,利益联结机制和绩效考核等工作,使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更多地、更深入地参与到扶贫产业项目中获得收益。在转移就业方面,重点是做好有组织的劳务输出,使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能够更多的到外面务工、就业,拓宽增收致富的渠道。二是持续地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扶志工作,广泛地宣传贫困户身边勤劳致富的典型,持续地教育领导贫困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依靠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过好今生的美好生活。 ”

  真真切切的幸福感浸润百姓心田,奋力改变贫困面貌的困难群众日子越过越有滋味,曲水县上下正凝心聚力,从根本上破解制约群众脱贫致富的瓶颈,从根子上斩断穷根,朝着美好明天阔步前进。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