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扶贫

住房变迁实现安居梦 携手奔小康

陈志强 胡荣国 发布时间:2020-08-05 08:48:00来源: 西藏日报

   紫曲河畔的恩达村藏语意为“五路口”,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站点,直到今天,它仍然是国道317线上的必经之地。近2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下,恩达村村民住房经历了三次大的变迁,农牧民群众生活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住房的变迁,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这个村庄村民的生活和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发展与变化。日前,记者一行走进西藏昌都类乌齐县桑多镇恩达村,探究其住房三次大变迁背后的故事。

   第一次变迁:开启幸福新生活

   通过航拍器从高空俯瞰恩达村,清晰可见三类不同时期修建的住房。村委会主任阿旺德青指着离317国道最远的一排住房说:“那边45套土木结构的住房都是2004年修建的。”

   2004年,恩达村村民从山坡上集中搬迁到山坡下的国道边,建起了类乌齐县第一个小康示范村,成为该县的门户和名片。

   在这之前,恩达村曾经是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村民在山坡上居住,没有电没有路,交通十分不便,群众打一趟水都要走半小时的山路。

   村民白玛郎加今年49岁,讲起2004年搬迁的事,他感触颇多:“当时在山坡上的房子是木板房,低矮、潮湿,时常透风又漏雨。”听说村里在统计自愿搬迁的家庭,他就第一时间报名了。

   白玛郎加清晰地记得,房屋由国家投资、群众投工投劳,以平均每户6万元的造价进行统一建设,还修建了道路、路灯、村民广场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同时,村里一至三年级的教学点也升格为桑多镇第二小学,孩子们再也不用到县里读四至六年级了。

   “只可惜老房子拆了,不然可以去参观一下。”白玛郎加略有些遗憾地说,“自愿搬迁的45户,家家都有八九间屋,面积300平方米以上,水、电通畅,人有厕牛有圈,楼下还可以停车。”

   搬迁不久,白玛郎加贷款买了一辆二手货车,开始跑货运。5年后,他修建了上下两层共420平方米的新房子。

   像白玛郎加一样的村民,在恩达村还有很多。借助交通便利的优势和当时类昌公路整治工程的上马,恩达村积极引导村民开展劳务输出,组织运输队参与工程建设。

   2009年,该村人均年收入达7139元,高出昌都地区平均水平一大截。不少村民买了卡车,有了电视机、洗衣机,开启了幸福新生活。

   第二次变迁: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站在国道边,阿旺德青告诉记者:“国道两边的78套房子,是2011年后分批建起来的。”

   2011年,在类乌齐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重庆市第六批援藏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恩达村被纳入类乌齐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总投资1170万元。

   此次建设按照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分步骤有计划实施。在原有的基础上,改扩建村民广场、村办公楼、小区道路、农网电力设施,并安装太阳能节能路灯、新建防洪堤;同时对小区整体绿化美化,并试点修建沼气池。

   村民多吉巴措一家,就是78户搬迁户之一。“2004年就想搬的,但因当时修房的材料没准备好,所以放弃了。”他回忆说,“2011年,村里通知要按规划修几十套房,这次我没有犹豫。”

   阿旺德青介绍说,当时由县里提供标准户型方案,援藏资金每户补贴4万元,县财政每户配套资金2万元,村民投工投劳自建。

   整治后的恩达村,展现出全新的一面:整齐划一的村庄布局、民族气息浓郁的藏式两层楼房、8米宽200米长的主干道、7米宽200米长的绿化带、3000平方米的村民广场、5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体育广场……一座初具现代化的村庄,让恩达村民过上了安居、文明、舒适的新生活,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奔小康过幸福生活的决心和信心也大大增强了。

   2015年,多吉巴措一家7口搬进了装修一新的新居。现如今,已55岁的多吉巴措和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他和妻子次秋卓玛都在桑多镇第二小学上班,两人月工资共3400元;大儿子儿媳通过种芫根、打零工增收。而全家最大的变化是两个孩子考上大学。目前,小儿子仁增平措正在昌都电厂实习,女儿仁青次措在郑州师范学院读大三。

   第三次变迁:“换”一方水土富一方人

   从恩达村的全景图上可以看到,临近紫曲河的几十套新建平房,是该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2015年,恩达村共识别建档立卡户70户325人,其中需易地搬迁37户155人。这37户基本都居住在半山腰,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收入单一,生产生活十分困难。

   据悉,恩达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集中建设的原则,选用设计科学、7度抗震的建设方案,于2017年4月动工。群众自愿选择房屋户型,面积从80至120平方米不等,建筑房屋的总投资为370万元,配套设施总投资370万元,基础设施按照“八到农家”的原则进行修建。

   2017年11月,37户155人搬进了新家,这标志着恩达村已成为一个通路、通电、通电话、通邮、通广播、通自来水的新村。

   走进顿珠江村的新家,只见里面布置一新,各种家具整齐摆放。“老房子还保留着呢,生产工具、牦牛都在那边。”已78岁的他告诉记者,“家里4口人,80平米的房子完全够了,冬天也不怕冷了。”

   为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恩达村在原有大棚蔬菜种植、劳务输出、成立运输队的基础上,通过县人社局、驾校、职业技术学校等平台,帮助建档立卡户通过技能培训实现转移就业,增加收入。

   截至目前,恩达村已有47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参加了汽车驾驶、装载机、挖掘机、服装加工、建筑等培训,并实现了就业,每月人均增收2200元。

   2018年,恩达村实现整村脱贫摘帽。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为此,恩达村提出了巩固提升计划:帮助相对贫困户发展家庭经济,扶持专业合作社帮扶带动,做好实用技能培训,救助贫困子女入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巩固提升”……

   村旁的紫曲河水不停地流淌,它见证了恩达村村民住房的变迁。放眼望去,恩达村俨然已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身处新时代,恩达村人有梦想、有期盼,将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记者 陈志强 胡荣国 扎巴旺青 刘金鹏 朱杉 周婷婷)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