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西藏农牧民转移就业46.1万人
日前,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获悉,西藏上半年农牧业经济运行情况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全区农牧业生产形势良好,产业化水平稳步提升,农牧民收入稳定增长。1至6月,全区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801个,完工率达87%;累计落实各类产业扶贫资金409.84亿元,投资完成率达85%,已落实自治区“十项惠民措施”资金45150.57万元,农牧民转移就业46.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7.5亿元。
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统计,西藏39.03万亩冬播作物长势良好。预计完成春播面积337.18万亩,预计蔬菜产量12.5万吨。预计各类牲畜新生仔畜498.1万头,成活率92.3%。牲畜出栏76.44万头只,同比增长8.8%;猪牛羊肉产量5.69万吨,奶产量20.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7.3%和27%。
上半年,西藏预计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总产值达13.47亿元,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16.28亿元。新增农牧民专业合作社588家,总数达到1.41万家。新增纳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的家庭农牧场352家,总数达到569家。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188个,总数达到587个。
截至6月,全区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801个,完工率达87%;累计落实各类产业扶贫资金409.84亿元,投资完成率达85%。据统计,上半年,全区农牧民转移就业46.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7.5亿元。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到10.4%,增速全国第一。
今年,西藏计划推广青稞良种190.57万亩。安排测土配方施肥、高质高效创建面积各190万亩。抓好冬春蔬菜生产,逐步扩大蔬菜种植面积。预计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687.5万千瓦。在不调减青稞种植面积的基础上,调整2020年全区种植业结构面积19.7万亩,主要种植优质饲草和附加值较高的经济作物。
截至6月底,生猪存栏26.2万头,其中能繁母猪4.15万头,出栏生猪7.7万头,生猪基础产能正在稳步恢复。开展牦牛经济杂交相关工作,目前,31个项目县(区)出栏牦牛20485头。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运行率达到95%,粪污处理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今年,西藏统筹安排2634名业务干部和技术人员分成7个服务组,陆续深入农牧业生产一线,重点围绕农牧重点产业、急需关键技术、新型经营主体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开展科技服务。
今年以来,围绕“四清两改”重点任务,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全面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已有约40%的村庄基本实现人畜分离。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开展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技术试点工作,总结出了符合西藏实际的4种较为成熟的改厕模式。目前,西藏2019年及以前年度续建农业农村相关项目全面复工,2020年新建项目已完成各项前期工作,已到位投资项目(除高标准农田外)陆续开工建设。边境小康村产业项目顺利实施。共申报“三农”领域补短板项目共9大类706个子项,总投资达152亿元。
此外,今年上半年已落实自治区“十项惠民措施”资金45150.57万元,涉及牲畜良种补贴、牛羊肉出售补贴、农村户用厕所改造等。摸清全区村级动物防疫员情况,已将200万亩耕地质量提升工程的任务以及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化肥减量10%剩余资金和黄牛改良任务和补贴资金下达到各市地。按照草畜平衡牧户限高6000元、保底1500元的标准,正在制定草奖限高保底实施方案。新增农机购置补贴品目28个,基本覆盖农牧区一二三次全产业。将2.5万亩健康茶种植基地建设任务精准落实到地块,目前已完成茶叶种植2705.5亩。探索实施能繁母猪畜养保险,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畜禽良繁体系建设等项目申请地方债资金0.98亿元。
下一步,西藏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农业农村领域脱贫攻坚成果,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短板,加快实施“8个百千万工程”,进一步抓好农牧业生产、推进产业化发展、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化农村改革、抓好脱贫攻坚巩固工作、全力落实“十项惠民措施”,积极谋划“十四五”规划,以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实现农牧区繁荣稳定。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林芝察隅县察瓦龙乡村民笑中带甜
近年来,林芝市察隅县察瓦龙乡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集中力量、攻坚克难,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详细] -
西藏实施极高海拔地区贫困牧民生态搬迁:住进新房子 过上新生活
过去是低矮的土坯房,现在是整洁的砖瓦房,过去吃水、取暖等都不方便,现在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详细] -
西藏小康故事:千年古树变身摇钱树
以“世界柏树王”为中心,当地依托古柏林打造的旅游景区,带动了附近农牧民增收致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