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市当雄县龙仁乡22岁的次旦卓嘎来藏青工业园区工作已近5个月了,如今,激动和信心写在她的脸上。次旦卓嘎坐在生产车间控制室电脑前,一会看看监控大屏幕,一会在电脑上敲敲打打,有条不紊地记录着,虽然上岗不久,但已是“行家里手”。
从西藏当雄“出走”到青海格尔木,牧区姑娘次旦卓嘎并非个例。从西藏农牧区“迁徙”跨省异地就业,在藏青工业园区的故事还很多,在这里,记者聆听到了很多关于梦想、未来以及幸福的故事……
“我要带领家人摆脱贫困”
不仅走出了牧区,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收入也不低,而且还当上了锅炉组的组长,这是久美曲培最近颇为自豪的事情。
25岁的久美曲培来自当雄县纳木错乡,他的人生经历并不如意:初中毕业后便离乡背井,在日喀则、那曲等地矿山上辗转,没有固定工作,没有稳定收入……来回被“穷”折腾,生活拮据,更顾不上家里,这让久美曲培一度陷入困境。
就在久美曲培倍感绝望的时候,今年7月,西藏唐纳石膏新材料有限公司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久美曲培的工作从此有了着落。
西藏唐纳石膏新材料有限公司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藏青工业园区,是藏青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重点引进的企业,由当雄县富民国有矿业有限公司与四川华泓新材料有限公司联合组建。
“当雄有丰富的资源,通过合作,优势互补,变当雄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将当雄这个资源优势打造成闻名区内外的新名片。”西藏唐纳石膏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总工谢恩良表示。
作为助推当雄脱贫攻坚、农牧民致富的一个重要产业,公司集中为当雄县农牧民提供就业岗位,确保当雄资源真正惠及当地农牧民群众。目前,公司吸纳当雄县农牧民就业40多人,其中贫困户就有30多人。
得益于此,久美曲培的生活开始“焕然一新”。“这里虽然离家远些,但工作固定,收入还不低,再也不用到处跑找工作了。”久美曲培笑着说。作为家中年龄最小、唯一一个走出来的人,久美曲培告诉记者,他以后想要把家里的其他人带出来,一起出来打工,勤劳致富,带动家人甩掉贫困帽子,过上幸福生活。
“工作有奔头,好日子还在后头”
“在这儿工作,一个月有多少收入?”记者问次旦卓嘎。
“刚来时有4000多元,两三个月后发岗位工资2000元,算起来,一个月有6000多元呢!”次旦卓嘎显得很高兴。
记者了解到,待务工人员转为正式工后,公司将会给予更高的待遇。
对次旦卓嘎而言,这笔收入可不是小数,“这样的收入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来到这里,很快就实现了。”
原来,次旦卓嘎同久美曲培一样,都是典型的“打工族”,饱尝辛酸之苦。在这位年轻女孩心里,能拥有一个工作稳定、待遇不菲、提供保障的岗位,一直是她梦寐以求的事。
“你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到这里工作的?”记者问。
“村里通知的,说这家公司是新组建的,专门招聘当雄本地人,工资又高,我就报名了!”
“跑这么远,公司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交五险一金呀!以前打工都没有交五险一金,没保障,来这里,啥都交,以后有保障,干着也有奔头!”次旦卓嘎不假思索便脱口而出。
在车间中制室,次旦卓嘎一边回答着记者的问题,一边驾轻就熟地操练着电脑,显得得心应手。这引起了记者的好奇。
“你以前学过电脑吗?”
“没有,我来了后,公司结合岗位专门对我进行了培训。”次旦卓嘎说。
为了让这些牧区青年能够迅速在新岗位上“立得住”,公司采取“先培训后上岗”的办法,岗位需要什么工种就培训什么工人,以保证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务工人员“有活干,且拿得下来”。
现在,次旦卓嘎早已适应了新岗位,工作能力突出。坐在电脑前,她充满期待地说:“我会在这里好好工作,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学了技术,将来回乡创业”
24岁的旦增卓嘎是当雄县公塘乡人,2019年从西藏大学毕业。毕业后,旦增卓嘎曾在拉萨某家广告公司工作,但她对那份工作并不满意。“专业不对口,干起来有些吃力,任务量大,赚得也不多。”她说。
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宣传下,旦增卓嘎选择了到格尔木工作。“现在,区内高校绝大部分毕业生都会留在区内就业,区外就业的不多。我觉得这种就业观念要改一改,应该多到外面看一看。”旦增卓嘎说。
到外面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为自己创造更多机会,这正是旦增卓嘎的“就业观”。于是,她没有任何犹豫,坐上了奔向格尔木的火车,因为那里有属于她自己的“诗和远方”。
起初,因为远离家乡,又身处新的工作生活环境,总有一些不适应。“怕不习惯这边的生活,适应不了新岗位,又远离家人朋友,说实话,刚来时压力挺大的。”旦增卓嘎说。
对于这个问题,公司细心地采取了一些暖心政策,如赴当雄运材料时会特意带回一些当地的牦牛肉;食堂从西藏聘请藏餐厨师,提供适合口味的饮食等。“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安心工作。”谢恩良表示。
来自当雄县纳木错乡的阿米和旦增卓嘎都在实验室里工作。记者在实验室里看到,两位姑娘时不时手捏一下实验台上的石膏粉,仔细检测着石膏粉质量,配合十分默契。巧的是,阿米和旦增卓嘎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两位姑娘很快成了好姐妹,工作生活上互帮互助。闲暇之余,两姐妹喜欢散散步、跳跳舞。
采访临近结束时,记者问两位姑娘今后的打算,二人笑着说:“这里工作环境好,待遇有保障,努力工作,学学技术,将来返乡创业。”
久美曲培、次旦卓嘎、旦增卓嘎、阿米等都来自农牧民家庭,平凡普通,然而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们都在努力奔跑着,对他们而言,这里是迈向新生活的开始。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