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加:“踏实肯干,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图为在巴青县扶贫服装加工厂,拉加(右一)和工人们正在缝制衣服。记者 万靖 摄
图为拉加在向记者介绍合作社的一些信息。记者 万靖 摄
“拉加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在政府的帮助下,靠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很不错。”在西藏那曲市巴青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工作人员次仁罗布的介绍下,记者一行驱车前往拉加家。一路上,新铺的柏油路宽敞整洁,从县城出发不到10分钟,就到了拉加家。
“今天上午合作社举行了分红仪式,村里22户农牧民,平均每户分红约6000元。”拉加从公文袋里拿出分红数据,向记者介绍。2018年11月,在政府的扶持下,村里成立合作社,拉加主动加入并被推选为合作社董事长。该合作社主要经营茶馆和台球室,截至目前,盈利约24万元。
看着拉加现在过得红红火火的日子,怎么也想不到他曾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
“以前我们一家7口人住在4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房子透风漏雨、十分破旧。家里也没有固定收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以前拉加一家的收入主要依靠挖虫草,但近几年,由于拉加患有眼疾,视力受到影响,无法长时间进行户外劳作,家庭的担子全都压在了妻子身上。
2015年底,通过精准识别,拉加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扶持下,拉加夫妻两人领到了生态岗位补贴。拉加说:“2016年至2017年,我们两个人每人每年有3000元补贴,2018年开始,补贴每人每年增加到3500元。”
2018年,在得知当地政府要投资创办合作社时,拉加第一时间申请加入,并劝说村里其他贫困户也加入进来。合作社成立之初吸收的22户农牧民中有17户是贫困户。在拉加的带动下,大家齐心协力,把合作社经营得红红火火,成为了村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
针对“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问题,巴青县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18年底,拉加一家也搬进了巴青县城的集中安置点。
“没有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我一辈子都不可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拉加感叹道。藏式二层小楼被妻子同珍打理得干净整洁,房间里崭新的藏式家具、墙上悬挂的风干牛肉、桌子上冒着热气的酥油茶……看得出主人家的日子很富足。
2019年初,巴青县在安置点成立了扶贫服装加工厂,主要经营民族服饰和校服加工业务,共吸收包括拉加在内的17名贫困群众就业。在有了稳定收入后,2019年9月,拉加递交了脱贫申请书,主动申请脱贫摘帽。拉加说:“有共产党的地方就有希望。现在,国家的政策这么好,什么都替我们考虑到了,只要踏实肯干,日子肯定会越过越红火。”
家庭档案:
拉加,52岁,那曲市巴青县拉西镇热囊村村民。因缺乏劳动力,2015年底,拉加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扶持下,拉加夫妻二人领到了生态岗位补贴;2018年11月,拉加加入村合作社,每年分红6000余元;2018年12月,拉加一家搬进县城集中安置点;2019年4月,拉加来到巴青县扶贫服装加工厂工作,2019年9月,拉加递交了脱贫申请书,主动申请脱贫摘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十三五”西藏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
记者近日从西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十三五”时期,西藏人社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各项重点工作成效明显。[详细] -
西藏僜人奋斗记:从原始部落跨越到现代生活
位于西藏察隅县察隅河谷中的嘎腰村海拔约2000米,远处的雪山、水稻梯田,近处的房舍、芭蕉以及全村300多位充满地域风情的僜人,共同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如同一处“世外桃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