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扶贫

衔接乡村振兴 西藏需增强“抵抗力”、“造血”能力

发布时间:2021-03-12 09:16: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为中国曾经的唯一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西藏自治区在取得脱贫攻坚胜利后,防止返贫仍面临诸多挑战。另一方面,拥有独特的雪域风光和人文风情,依托特色优势产业是西藏向着乡村振兴迈进的重要一步。

  如何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既需提升对返贫的“抵抗力”,也要加强特色产业的“造血”能力。

  雪域高原防返贫“难度还很大”

  与中国的中东部省份相比,西藏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基础相对薄弱,曾经长期存在的贫困问题令雪域高原仍需警惕当下的返贫风险。

  “脱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全国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区副主席、昌都市委书记普布顿珠说,昌都市作为西藏三大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2019年如期实现脱贫。但同时,经济发展起步晚、积累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贫困民众增收渠道窄、政策性收入占比较高等现状,为防止返贫增加了一定难度。

  林芝市也面临相似难题。全国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委副书记、市长旺堆坦言,该市仍存在民众进一步增收的支撑能力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易地搬迁民众难以融入迁入地等问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难度还很大”。

  描绘乡村振兴的“富春山居图”,巩固脱贫成果自然是关键“起笔”。防止返贫是一项持久战,在普布顿珠看来,增强返贫“抵抗力”的可靠保障在于机制建设。

  比如,在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方面,昌都市将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1.5倍的农牧民家庭纳入监测范围,建立了村居监测发现、乡镇审核上报、县区预警帮扶的工作机制。

  另一方面,“运笔”切忌急于求成,“有效衔接”尚需时间。去年12月,中国出台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明确提出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设立5年过渡期,与“十四五”规划相衔接。

  旺堆表示,据此设想,扶贫帮扶工作保持最少五年时间“是必要的”。“西藏是民族地区,也曾是我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关于扶贫帮扶机制和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具体需要保持多久的问题,还要根据全区的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因地制宜确定。”

  特色旅游业为乡村振兴“造血”

  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普布顿珠认为,要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农牧区基础设施、持续增加农牧民收入方面做文章,提升农牧业发展质效、破解农牧区发展瓶颈制约、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旺堆则表示:“依托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构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提高产业的‘造血’能力,是林芝的必由之路。”

  谈及如何从“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出发,两位接受中新社专访的全国人大代表均提到了西藏的特色旅游业。

  例如,林芝市将着力打造以全域旅游示范县区、乡村旅游示范村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发展体系,将生态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助力全市乡村振兴发展的主导产业,让林芝“进藏第一站”的名声更响、更实。

  对于昌都市这个西藏高原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地方,红色基因是其特有的宝贵财富。挖掘岗托西藏解放第一村、十八军军营遗址、怒江大桥烈士桥墩等革命遗址遗迹,昌都市打造了一批网红打卡点。各族民众、广大游客在参观游览中接受历史和优良传统教育,更在交往交流中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如普布顿珠所说,对于西藏,“发展旅游产业既是经济工作、民生工作,又是巩固民族团结的工作”。正确处理好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关系,把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让更多民众吃上“旅游饭”,才能实现既富“脑袋”又富“口袋”的目标。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