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有百亚产业丰 就业增加幸福忙
中国西藏网讯 4月14日下午,中国西藏信息中心脱贫攻坚采访日喀则组记者一行来到了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的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百亚成农贸有限公司。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走进日喀则市百亚成农贸有限公司的综合办公楼,迎面映入眼帘的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这句动情的话语。
图为远处山脚下的日喀则市百亚成农贸有限公司
日喀则市百亚成农贸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养殖产业、全日粮饲料生产、牛羊肉精深加工销售、羊毛地毯、皮革加工及藏鸡养殖为一体的大型全产业链现代畜牧业公司。
图为养殖场里短期培育的羊
图为饲料成品车间
据介绍,该公司秉承“发展企业、贡献国家、服务社会、造福群众”的宗旨,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农牧户”的运营模式,与783个畜牧养殖合作社互联合作,辐射带动农牧民群众30余万人,其中带动贫困群众和边缘户群众10.2万人,为220名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创办如意庄园农牧学校,累计培养合作社管理人才、农牧业经纪人、乡村防疫员等实用技术人才1138名。
图为养殖场工作人员
自主择业,助力家乡脱贫攻坚
“看到这家公司与脱贫攻坚有关,我就把简历只投给他们家”。报考公务员落选后,这个刚刚迈入社会的95后大学生桑木顿并没有气馁。 在多次寻找与选择的过程中,偶然间他在某家公众号里看到了“日喀则市2020年第一期高校毕业生珠峰职业特训营”的消息,就报名参加。在享受包吃包住的条件下,他在短短的一周内熟练掌握了办公软件的使用、公文写作以及面试技巧,培训结束后便顺利通过面试,被日喀则市百亚成农贸有限公司录用。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日喀则人,他2020年毕业于河南安阳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现在他是日喀则市百亚成农贸有限公司养殖场办公室主任,负责养殖场的人事与财务工作。拿着月均6000元的收入,还能为家乡的脱贫攻坚出一分力,他感到很开心。
图为桑木顿给养殖场员工开早会
图为桑木顿在办公室工作
自家门口就业,稳岗增收
30岁的普布曾经是一名画匠,为了养家糊口,长期需要外出打工,虽然一个月能够赚到六千多的工资,可是除了暖和的春夏季节之外,冬天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这让他既没有一个稳定的工作,也难以维持家中的经济来源。
图为岗尖村村民普布在养殖场运送草料
一年前,他在离家不到10公里处的百亚成农贸有限公司当上了一名饲料员。工作轻松,年收入也增长了。作为一名长期工,他不仅每月可以领到4000元的工资,还可以享受包吃包住以及公司的一些其他福利待遇。“虽然比起外出打工,每个月的工资只有四千,但是工作稳定,离家近,每逢春耕秋收时还可以回家帮忙,这个工作还不错”。这个腼腆的藏族小伙子露出满意的笑容,对记者说到。
跨省区就业,靠技能增收
王桂花,今年53岁,来自青海,是百亚成商贸有限公司的一名厨师。她向记者介绍说,自己已经在这里工作将近一年了,主要负责两个养殖场约50名饲养员的一日三餐,每个月能拿到5500元的工资。谈及自己的工作和薪资,她说自己在这里的工作很好,对于薪资也很满意。王桂花还很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了她的同事朱凤英。朱凤英来自甘肃,和王桂花同岁,刚来这里一个月,适应得还不错,每个月也可以拿到5500元的工资。公司养殖场内的饲养员大都是藏族人,两位汉族厨师虽是远道而来,但她们的做饭手艺得到了本地饲养员们的一致好评,他们之间互相照顾,相处得很融洽。在百亚成,她们靠自己的厨艺技能实现了收入增长。
图为王桂花在做饭
图为朱凤英在准备面食
一个应届大学毕业生、一个当地农民、两个来到西藏务工的区外务工人员,都在百亚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日喀则市百亚成农贸有限公司通过产业发展为群众提供就业,帮助他们实现增收,只是日喀则市产业扶贫工作的一个小小缩影。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日喀则市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保证脱贫质量的根本之策,突出产业扶贫的基础性、稳定性、持续性、普遍性作用,全力发展壮大珠峰扶贫产业,更多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分享收益、脱贫致富。(中国西藏网/记者 周晴晴、德吉卓玛、噶哇扎西)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咱们的好日子】尼玛如太阳 林芝种灵芝
尼玛,藏语意为“太阳”,现实中,他就像太阳一样,照亮自己,温暖他人。[详细] -
【热土·山南】行在山南 得见西藏脱贫“交通担当”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山南市累计完成投资272.32亿元,实施“十项提升工程”项目253个,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公路、农田水利、人居环境等基础设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