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扶贫

西藏山南千年纺织工艺的蝶变之路

发布时间:2021-09-17 09:22: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9月的山南秋高气爽,雅砻河谷上空飘着云朵,空气中弥漫着青稞的香味,“泽帖尔”非遗纺织如一条洁白的哈达,串联起灿若星河的中华传统文化记忆,穿越千年在新时代重现新姿。

  公元641年,唐朝文成公主将汉民族先进的纺织工艺带入西藏,后融入藏族传统氆氇纺织技术,形成独具特色的“泽帖尔”纺织技艺,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西藏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巴桑介绍,“泽帖尔”是山南市泽当镇独有的绒毛哗叽纺织产品。在西藏和平解放前,“泽帖尔”是历代高僧大德及达官贵人用来制作服饰的专用贡品面料。“‘泽帖尔’源于民间,更希望回归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

  然而,因工艺复杂、生产难度大等,“泽帖尔”纺织技艺曾一度濒临灭绝。2008年,巴桑组织7名农民成立了乃东区民族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简称合作社),对“泽帖尔”的原材料、染色、纺织等工艺进行深度挖掘和创新改进,让这一古老技艺“起死回生”。

  “曾经只是听说过‘泽帖尔’,而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纺织技艺,却没有见过产品。”巴桑告诉记者,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穿上“泽帖尔”,他在前期挖掘考究的基础上,以专业合作社生产模式,让“泽帖尔”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

  合作社坐落于山南市经济开发区,是集设计生产、加工销售、工艺传承、帮扶助困于一体的精准扶贫产业基地。

  2016年,山南市乃东区将合作社纳入“十三五”精准扶贫产业项目,整合各类资金2552万元(人民币,下同),企业自筹298万元,新建厂区、扩大规模、拓展销售。

  合作社以“泽帖尔”为商标,积极创新发展、拓展合作渠道。2013年与北京朗姿集团合作成立了西藏哗叽服饰有限公司,“泽帖尔”产品逐步走出西藏,其商标连续4年获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商标金奖。

  巴桑告诉记者,2020年,合作社总产值达860万元,实现利润240余万元,稳定就业132人,人均增收3.2万元,同时带动周边400余人就近就业,“泽帖尔”也于2021年5月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9月13日,2021雅砻文化旅游节开幕,由“泽帖尔”面料主打的“雅鲁藏布”现代藏装服饰秀,登上雅砻河畔的现代舞台,这也是该系列服饰在西藏的首次发布。70多套服饰及配饰,从多角度阐述了山南市服饰的深刻内涵,成为该市纺织非遗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的又一次源起。

  “‘泽帖尔’纺织技艺在西藏发展与传承,是内地先进的纺织工艺与藏民族传统氆氇纺织技术相融合的精品。”巴桑感言,产品将民族特色和时尚元素相融合,得到了更多年轻人的青睐。

  “山南市地处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是藏族文化的发源地,非遗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山南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司刚存介绍,山南市拥有国家级纺织服饰非遗传统技艺3项,自治区级4项,市县级5项,“这些传统技艺都有1000多年历史。”

  司刚存称,山南乃东区泽帖尔、扎囊县氆氇、贡嘎县杰德秀邦典、措美县扎扎服饰、隆子县珞巴服饰等,在西藏自治区及周边享有盛誉,非遗文化焕发生机。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日喀则郭加新村 鲜花盛开的新村

    W020210917328693115095.png
    一个鲜花盛开的搬迁村庄,错落有致的藏式二层小楼,富有民族特色的庭院广场,宽敞、整洁、一片祥和的安宁景象。[详细]
  • 沧海桑田换了人间

    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师先遣连进藏誓师大会原址。笔直干净的村道两旁,高耸的杨树,指引着记者来到村中央的先遣连进藏誓师大会原址所在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