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德:糌粑飘香致富路
7月的阿里地区普兰县,海一般湛蓝的天空下,西德村里的青稞长势喜人,随风轻摆,清凉的山泉水从田间淌过,汇入了奔涌的孔雀河。
得益于孔雀河谷独特的小气候,西德村的“嘎玛古多”产量高、品质好。“嘎玛古多”在藏语中是籽粒既白又多的意思,而今天指代的就是来自西德村的白青稞。
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禀赋,当地政府和西德群众,持之以恒对青稞产业进行升级和优化,打造出了阿里地区规模数一数二的现代化白青稞加工厂,为西德乃至全县乡村振兴和群众增收致富注入了澎湃动力。
二十余年磨一剑
西德村旁、孔雀河畔,西德稞原地食品有限公司数座白色的现代化厂房尤为醒目,院内的工人忙着将打包好的西德白糌粑装车,发往普兰县城各大销售点。
早在2002年,西德村就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建起了西德糌粑加工厂并成立合作社,以糌粑和油菜籽加工为主营业务,拥有700平方米的厂房、14座水磨房、2座机房等。
2018年,在陕西省援藏干部的支持下,普兰县统筹安排援藏资金665.22万元,新建了糌粑加工厂房和糌粑饼干加工线,并成功申报西德白糌粑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9年,又整合村里的清油和糌粑加工合作社,成立了西德稞原地食品有限公司,并紧紧围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这条主线,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市场、融入市场的积极性。
“2021年,我们西德稞原地食品有限公司总收入达到了95万余元,纯收入有28万多元,给村民分红7万余元,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西德村村委会主任旦增顿珠说。
足不出村能致富
沿着西德村一片田野坡地向下步行10分钟,便来到了孔雀河边,只见一条人工修建的水渠,将孔雀河水引入到蓄水池,再带动一旁水磨房里的石磨不停转动,把炒熟的青稞慢慢磨成细粉状的白色糌粑。
“前几年,我们家的收入来源主要靠种田和国家补助,小儿子要读大学,我只能外出打工,经常一走就是好几个月,也照顾不了家里。”今年52岁的公司糌粑技术负责人巴桑次仁说。
好在勤劳踏实的巴桑次仁“积攒”下了不错的口碑,2020年他被村民选举推荐,成为了西德稞原地食品有限公司糌粑技术负责人。平日里,他除了磨制糌粑外,还负责为村民指导教学,让更多群众学到一技之长。
进入公司两年多来,巴桑次仁每月工资有5100元,加上销售青稞收入、公司分红以及政策性补助,全家去年总收入达到12万多元。
“现在,我足不出村就能稳定就业,不用与家人分离,连家里的农活也能顾上了。”巴桑次仁高兴地说。
广开门路鼓腰包
久美拉姆的青稞地刚好位于公司大门正前方,满头大汗的久美拉姆正在地里除草。
“我们家有13亩地,是村里土地面积最大的。”久美拉姆擦着额头的汗珠说,“糌粑加工厂成立以前,每年家里收的青稞要自己找销路,还卖不了多少钱,卖不掉的青稞只能屯在家里第二年接着吃。”
如今,在西德稞原地食品有限公司的带动下,久美拉姆家种的青稞根本不愁销路。去年,公司以每亩170斤、一斤2.5元的价格对全村青稞进行统一收购,每斤收购价高于市场价0.5元。同时,在村委会的统一安排下,久美拉姆每个月会去公司上几天班,除了工资外,年底还能享受到公司的分红。
“公司每年轮流安排村民前来务工,累计安排村民235人次,其中脱贫户121人次,实现劳务创收33万元,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旦增顿珠介绍,在公司带动下,普兰全县推广种植白青稞3100余亩,参与群众达200多户,实现群众增收100万元,脱贫户实现种植收入31.6万元。
近年来,随着西德稞原地食品有限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西德村群众的致富途径日益宽广,步入了种植增收、务工增收、分红增收等多种增收方式铺就的康庄大道,形成了以产业为支撑的长效增收机制。
采访结束时正值黄昏,在地里劳作了一天或是刚从公司下班的西德村群众,三三两两结伴回家,夕阳的余晖洒落下来,给青稞嫩绿的枝叶镶上了金边,也把他们回家的道路照得透亮。
(阿里采访组记者 永青 张晓明 温凯 刘倩茹 洛桑旦增 达珍)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桃花源”日益红火 生态饭越吃越香
如今的嘎拉村,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各族人民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团结一心,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携手奋进。[详细] -
西藏公路高质量发展 助力民生改善
据统计,墨脱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4875元提升至2021年的15278元;2019年底,墨脱与西藏其他73个县(区)一起实现脱贫,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