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筑根基 深化改革“强筋骨”

发布时间:2023-08-10 10:23:00来源: 西藏日报

  当清晨的第一缕暖阳照亮阿里地区改则县物玛乡抢古村时,村党支部书记尼玛顿珠准备到村牧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各个作业点转一圈,看看合作社的运行和群众生产生活情况。

  抢古村位于阿里地区改则县,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距县城50公里,是阿里地区牧业改革先行村、深化农村改革试点村。近年来,抢古村以巩固农村改革成果、激发改革动力为根本,坚持示范带动、辐射引领,持续在发挥支部堡垒作用、强化党建引领产业富民、推进牧业产业攻坚改革上下功夫,成为羌塘腹地的农村改革第一村,获得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全国文明村镇等殊荣。

  然而,过去的抢古村,由于草场面积小、资源缺乏等因素,一度成为改则县有名的贫困村。

  为解决抢古村贫困问题,尼玛顿珠和村“两委”班子反复思索,外出考察学习,参考了很多其他牧区的做法,萌生出实施联户放牧、开办集体经济的想法,这样可以把劳动力从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放牧方式中解放出来,集中力量办大事。于是,他带着十几名有想法的群众开办了集体茶馆和修车厂,收入比以前单纯放牧提高了很多,更提高了大家发展产业的意识。

  2015年,抢古村被确定为全县牧区改革试点村。尼玛顿珠向县里作出保证:“抢古村有着良好的基础,改革试点放在抢古村,我们有信心。”改革是硬骨头,要啃硬骨头,就要下真功夫。抢古村的真功夫,就体现在有一个团结的党支部,发挥着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全村40名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与群众同劳动同收获,实现由“要我致富”向“我要致富”转变。

  抢古村坚持以牧业产业化为基础,实施多元一体的经营模式,搭建人人参与、共享成果的平台,实现了牧业增效、牧民增收。健全完善分配制度,82%分红给社员、4%用于扶持无劳动力和孤残老人、6%作为合作社管理人员的基本报酬、其余8%留作合作社风险资金和周转资金。同时,推行牲畜入股、草场流转,符合资源最大限度利用实际;多渠道整合资金,大力实施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畜种改良,转移劳动力,开展多种经营,符合牧区发展实际。

  守得云开见月明。牧区改革的巨大成效在短时间内就充分体现了出来。2016年,抢古村合作社以牲畜入股、劳动力入股、联户放牧和草场流转的方式运营,确立了以“劳动力统一安排、草场统一管理、畜产品统一购销、经营收入统一分配、无劳动力和孤寡老人统一供养、在校生统一记分”的运转模式。2022年,实现人均收入16135元,转移劳动力创收129.4万元,户均分红3.7万元,最高分红9.8万元,“党建引领·小康物玛”党建品牌惠民富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得到了充分诠释。

  2019年,阿里地区农村改革第一村抢古村村史馆建成并投入使用,设计了“信仰之光”“党建之帆”“改革之路”“新旧之别”四大展区,集中展示全村牧区改革成效,2020年12月,抢古村被评为全区百佳农牧区基层党组织;2020年11月,抢古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

  只要坚持,梦想总会实现。今天的抢古村,集体经济如火如荼,群众收入节节攀升,在羌塘草原谱写着深化改革波澜壮阔的华章。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