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乡村振兴

尼木县日措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马安阳:“带领群众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

发布时间:2023-08-22 09:34:00来源: 西藏日报

  “尼木县标准化牦牛育肥基地尼木乡分厂投用以来,累计购进育肥牛987头,出栏767头,实现总收入847.7万元,利润90余万元,共计带动群众41户,户均增收13096元。”马安阳欣喜地说,“抓好产业发展对我来说责无旁贷,作为第一书记,我有责任带领群众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让群众拥有更多更强的获得感、幸福感。”

  回顾在拉萨市尼木县标准化牦牛育肥基地尼木乡分厂担任“点对点”抓产业干部的工作经历,尼木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尼木乡日措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马安阳,道出了他扎根基层、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原因。

  2010年,马安阳应征入伍,来到西藏某部服役,两年后他光荣退役,怀揣着到基层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想法,马安阳考取了西藏公务员,来到了尼木县工作。

  对马安阳来说,“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已经融入了他的骨血。2020年,尼木县标准化牦牛育肥基地尼木乡分厂投入运营,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他义不容辞地担起“点对点”抓产业的重任。

  “一开始,我对牦牛养殖、育肥技术一窍不通,对能不能干好这份工作也十分没底,但是一想到要带领群众走上致富之路,我就坚定了自己的目标。”马安阳说,为了更好地完成牦牛育肥基地的各项工作,他吃住在基地,凡事亲力亲为,与群众一同生活、工作、学习,坚持不会就问、不懂就学,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现在每天做好牛舍管理、牦牛饲养、后勤保障已经成为了我的日常生活,牦牛育肥基地的工作也已走上了正轨。”马安阳欣慰地说。

  然而,牦牛养殖、育肥工作中也会发生一些意外事件。2021年6月,大家为牦牛打预防针时,牦牛挣脱了养殖员的控制,马安阳朝所有人大喊:“赶快出去,离开牛圈!”等大家都安全离开,马安阳准备走出牛圈时,危险发生了,牦牛将他撞倒在地,牛角深深地扎进了他的左侧大腿,鲜血直流。

  “我当过兵,又是共产党员,脑海里蹦出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让群众先走,保障群众安全。”马安阳回忆道,“当医生跟我说伤口距离大动脉只有几厘米时,我才感到后怕。”

  医生要求马安阳住院治疗,可他放心不下牦牛育肥基地的工作,于是让妻子代替他去牛场看看,得知一切正常之后才安心。

  “马书记虽然是一名干部,但他更像是我们村的人!”这是日措村群众对马安阳的一致评价。他始终将了解民意办实事、集中民智办好事、珍惜民力办成事作为一种自觉行动,主动担当、模范带头。现在,尼木县标准化牦牛育肥基地尼木乡分厂运营蒸蒸日上,共培养牦牛养殖、育肥熟练工31人,真正达到了发挥优势产业、带动群众就业、增加群众收入、促进群众富裕富足的目标。

  他乡变故乡,群众是亲人。马安阳说:“我将坚持发扬军人敢打硬仗、敢于拼命的工作作风,带领日措村人民发展产业经济,让群众奋力奔向致富之路。”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