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墨重彩绘新景 逐梦前行向未来——西藏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笔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开局之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总抓手,扎实开展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着力促进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能、巩固脱贫稳势头提后劲、产业发展稳基础提效益、乡村建设稳步伐提质量,乡村振兴战略在西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提高站位、统筹谋划,始终扛牢重大责任
一年来,西藏坚定坚决、不折不扣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用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际行动,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方位统筹、全过程谋划。
2023年年初,区党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乡村振兴“1223”重点工作任务,包括抓好农牧民增收中心任务,守牢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用好科技、改革“两个驱动”,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项工作等方面,明确了年度目标任务和主攻方向。
因地制宜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印发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高原和美乡村若干措施、农牧民参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等;紧盯两个关键区域(易地搬迁安置点、重点帮扶乡镇)分类施策,研究出台特殊帮扶措施;加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健全完善管理办法。据统计,全年共出台相关政策文件20余件,市地、县区逐级制定承接落实措施,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策保障体系。
出台《西藏自治区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细则》,持续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推动责任政策工作落实;遴选74名优秀干部担任驻村工作总领队、挂任县(市、区)委副书记,选派2.2万余名驻村干部进驻5547个村(居),提高生活补贴标准,引导驻村干部沉到基层、干在一线;召开全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现场会和“五共五固”交流会,明确10项农牧区基层党建巩固提升重点任务和试点工作举措,集中整顿126个软弱涣散村(居)党组织,农牧区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建强。
坚守底线、锚定目标,持续夯实“三农”基础
一年来,西藏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重点任务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守牢守好“三农”工作基本盘,持续夯实“三农”基础。
力保粮食安全,始终将保障粮食特别是青稞安全和重要农畜产品稳定保供作为建设农业强区的头等大事。2023年,全区共建设高标准农田67.4万亩,粮食播种面积291.9万亩、比上年增加3万亩,粮食产量达到108.87万吨。其中,青稞产量84.36万吨,实现面积、产量“双增长”。实施畜产品增产行动,肉蛋奶产量达92.8万吨。大力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农产品“三品一标”四大行动,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名特优新农产品总数达到301个。
守牢防返贫底线,始终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全区完善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将监测范围扩至7000元以下,建立“一户一策”帮扶明白卡,做到动态监测、精准帮扶。
拓宽增收渠道,始终将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9924元,同比增长9.4%;在落实惠农强农政策基础上,千方百计拓宽农牧民增收致富渠道;落实领导包保和专班推进管理要求,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共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56.05亿元,实施乡村振兴领域项目1871个、开工率100%;加强规范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2013年至2023年形成的资产确权进度100%;加大技能培训和组织化劳务输出力度,全区脱贫人口稳定就业27万人、农牧民转移就业64.6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65.59亿元。
多措并举、力促振兴,深入推进乡村治理
一年来,西藏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从农牧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展现新气象。
提质增效发展乡村产业。西藏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青稞种业国家育种联合攻关和青稞、牦牛、牧草3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试点顺利启动,推动高原特色农牧产业和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预计农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75亿元,增长25%;新增获批创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农业产业强镇5个,新认定自治区级龙头企业12家、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40家。
推进绿色生态利民惠民。全区完成192个宜居宜业和美村庄建设,认定美丽宜居示范村庄505个;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全区森林和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分别达12.31%、47.14%;落实生态岗位44.03万个,发放补助资金15.41亿元;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完成人畜分离7.7万户,户厕改造3.99万户,全面打造现代版高原“富春山居图”。
“塑形”“铸魂”树立新风貌。全区树立农牧民新风貌行动试点扩面到4个县、1759个村(居),1081个村(居)推行“积分制”,开展“星级文明户”“美丽家庭”创评活动,5人获评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4个一百”先进典型,依托融媒体等平台推送选树先进典型500余人次;统筹100个文化示范村和7个智慧广电固边工程建设,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工程;建立“百灵鸟”“格桑花”等宣传队2250支,开展“三下乡”“文化边疆行”等活动5.45万场次、理论政策宣讲12.2万场次;加大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力度,村干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比例达91.3%,成功举办全区首届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演讲比赛。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站在新征程新起点上,西藏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务实的作风全面提升“三农”工作水平,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供水问题解决了 特色产业兴旺了
松塔村地处林芝市察隅县察瓦龙乡怒江河畔,素有丙察察线“入藏第一村”称号,是一个以怒族为主的多民族聚集村。在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方面,每一批林芝市水利局驻松塔村工作队都尽心尽力。[详细] -
林芝古拉乡开展葡萄产业试种工作
根据察隅县委、县政府的经济发展思路,古拉乡以村集体经济发展为引导,结合当地乡域干热河谷气候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葡萄种植这一适合本乡的特色农业种植试种工作。[详细] -
昌都市各大重点项目加速复工复产
一年春为首,万事行为先。与此同时,总建筑面积3.6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7亿元的昌都市市直2021年(市政府大院)周转房及重庆天津援藏公寓工程建设项目也在全力冲刺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