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林市派镇小学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鹰舞”传承者定期到学校辅导,将“鹰舞”融入课间操、阳光体育、舞蹈兴趣活动中;
广东实验小学统筹校内外力量开展了“一针一线绣红旗”“阳光心理、健康人生”等多期思政精品讲堂;
南伊珞巴民族乡小学开展珞巴文化习俗展示、珞巴舞蹈进校园等活动,用最直观的方式传承珞巴民族历史、服饰、饮食、生活方式,让师生了解珞巴族优秀文化……
近年来,林芝市聚焦“党建引领、主线贯穿、课堂实效、强师关键、文化浸润”五个方面,着力构建更加完善的思政体系、更加丰富的工作内涵、更加多元的思政载体、更加充实的思政课堂、更加浓厚的思政氛围,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思政教育质效。
聚焦党建引领,思政工作体系更加完善
立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成立了林芝市委教育工委,全面理顺中小学党组织隶属关系,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协同配合的思政工作格局,切实把中小学思政教育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主动谋划、大力推进,将思政课教育纳入教育年度目标考核重要内容推动落实。
各个学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深入实施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党组织书记抓思政课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党组织书记、校长带头上思政课制度,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思政教育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事宜;积极创建各级先进基层党组织20余个,涌现出了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标兵40余名;优先发展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入党,不断提升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党员比例。目前,林芝市2093名党员中,思政课教师达130余名。积极完善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在推进思政教育方面的优势和作用。突出“中国心、民族魂、西藏情”,将感恩教育作为思政教育核心内容,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从小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聚焦主线贯穿,思政工作内涵更加丰富
林芝市教育局党组制定了《全市教育系统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教育实践活动方案》,结合“七个全覆盖”工程,狠抓语言文字培训、形象符号宣传、队伍建设保障等重点工作,累计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学校22所、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学校51个。
同时,联合团市委等部门持续开展少先队员“红领巾”寻访研学实践活动,在广东省珠三角各市地持续开展粤林两地师生手拉手活动。为引导广大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林芝市教育局联合市委宣传部累计组织300余名师生到工布江达县参观区内首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展(太昭古城专题展);联合四川省泸州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在区外累计开展4次以“汉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各类研学实践课程,不断激发学生对党、国家、人民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共开展市内各类研学实践活动95期,参与人数达6000余人。此外,墨脱县背崩乡小学联合驻地部队,让驻地官兵以编外教师身份常态化参与学校国防教育工作,一代代边防军人在奉献中筑起丰碑,用实际行动点亮孩子心中强国梦、强军梦,“兵老师”的接力棒传了一茬又一茬,在孩子们心中“戍土卫疆、扎根边关”成为一种光荣而神圣的责任。
聚焦课堂实效,思政工作载体更加多元
坚持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落实“教学目标一体化、示范课程一体化、教研工作一体化、师资队伍一体化、培训机制一体化”建设,严格落实新课程标准,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深度融合,积极搭建优质思政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发挥优质思政课程示范作用。
林芝市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读本》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教材、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载体,积极探索“大实践+大思政”育人新格局。全市4所高中(含职校)均成立了思政教研组,按照年度、月份列出计划安排表,确定思政公开课主题,集体研讨备课,确保课程内容科学新颖、内涵深刻、效果显著。积极组织思政教师参加全区高中教师教学竞赛决赛,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获得二等奖、林芝市广东实验中学获得三等奖;组织思政教师参加全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基本功交流展示活动,涌现出了“多才多艺的民间艺术”等一批优秀思政课代表作品。同时,开展了“蓝信封林芝青少年心理健康专项帮扶”活动,组织市直中小学生与全国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一对一”书信结对活动,通过长期倾听、温情陪伴、指导帮助等方式,助力全市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聚焦强师关键,思政队伍力量更加充实
林芝市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通过国培、区培计划持续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培训,采取在线学习、集中培训、送培下乡等方式,对全市思政教师开展了37期集中培训,实现了全覆盖。
同时,在全市8名名校长、10名名教师、34名学科带头人、思政课骨干教师中“优中选优”d,建立了思政教育市级培训专家库。为精准补充思政教师紧缺实际,自2017年起广东省实施大学生思政教育“校地共建”项目,广东省13所高校已累计选派1931名毕业生到林芝市60多所学校支教。援藏教师与本地教师广泛结对,形成了互相学习交流、互相帮助成长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累计聘请校外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114名,邀请“五老人员”80余名,常态化开展专题讲座、现身说法、参观学习等活动。教育部门统筹抓好“三人”专题教育、“三个意识”专题教育,常态化开展“强国复兴有我”“小小石榴籽·殷殷中华情”“爱国爱党爱核心·民族团结一家亲”等系列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达4.8万余人次。
聚焦文化浸润,思政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立足全市教育发展实际,林芝市持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累计创建自治区级文明校园12所。同时,充分发挥波密“红楼”、易贡“将军楼”、察隅“英雄坡”、米林“红色小牧屋”等一批红色基地作用,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此外,积极开设社会实践特色课程,形成了一批以工布地区锅庄舞为核心的“大课间”特色广播操。高度注重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严格落实阳光体育1小时要求,每年坚持开展中学生运动会,持续改善学生体质。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还不断创新课后服务形式,开设了涵盖体育、科技、书画、音乐等在内的11类课程58个班次。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