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工匠技能技艺展示交流中,西藏工匠代表在展示自己的作品。 记者 次仁片多 琅珍 摄
技能铸就梦想,奋斗出彩人生。5月8日至10日,贵阳国际会展中心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一场技能比拼在这里“打”得火热。在这个国内乡村振兴职业技能领域高水平竞技台上,22名西藏选手与全国701名技能高手大显身手、施展才华。
5月8日8时,在电工比赛项目现场,一位西藏选手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她是来自西藏技师学院代表职工组参赛的次仁卓拉。作为电工项目比赛中唯一的女性,她一步入赛场,便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当记者问她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项目时,次仁卓拉笑呵呵地说:“我本科学的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现在教学是机电一体化,想通过比赛开阔自己的眼界,提升教学工作。”
在比赛中,由于是首次参加这么大规模的技能比赛。次仁卓拉有些紧张,出现了一些失误,但是她很快调整了过来,顺利完成了相关操作,她的操作技能超过了不少男性选手,可谓巾帼不让须眉。
在“对话乡村工匠名师”网络直播间,旦增称来介绍着在乡村工匠技能技艺展示交流中展示的作品,这是江孜藏毯乡村工匠用匠心打造出来的指尖艺术品——一张正面龙手工艺术藏毯。
“90后”的旦增称来,2014年从西藏大学建筑设计专业毕业后考上本地公务员,但因自己的爱好,五个月后辞职回到家乡创业。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他的选择,但是旦增称来心里清楚,他想靠着做藏毯,带着乡亲们干一番事业。
“我的爷爷曾是当地家喻户晓的藏毯工艺大师,嫂子珍拉是西藏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这次也作为西藏代表团成员参加。从小耳濡目染下,我对藏毯尤其藏毯上的图案花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旦增称来说道。
旦增称来和他的嫂子珍拉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困难户”和“公司+合作社+培训+灵活就业”的模式,吸纳群众就业,带动群众增收。“希望能把传统手艺和当代审美结合起来,做出更大的创新,让藏毯走向更大舞台。”旦增称来说。
在几十分钟内,完成吹、剪、烫、染、造型等一整套美发流程,这是对参赛选手专业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双重考验。
5月9日8时,在美发项目赛场上,银剪翻飞、发丝飘舞,四郎次仁正专注于自己的作品。昌都市技工学校学生四郎次仁是第一次参加比赛,但他对自己信心满满。虽然拿到了优胜奖,但他对这次的成绩还不是很满意,四郎次仁表示:“回去后要继续好好学习,争取下次比赛拿到更好的名次。”
上午10时,在餐厅服务项目比赛现场,来自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的赵娟餐巾折花、主题宴会摆台、分餐……动作熟练,有条不紊地进行并时刻注意保持清洁卫生。为了这次比赛,她还穿上了漂亮的藏装,加上标准的礼仪,她在赛场上显得既端庄又自信。
“去年参加了在天津举办的国赛,积累了一点经验,但是去年的成绩不是很理想,今年准备得很充分,状态也不错,希望能取得一个好成绩。”走出赛场的赵娟对自己的表现比较满意。
下午5时,记者来到汽车维修项目比赛现场时,来自西藏技师学院的格桑扎西刚结束比赛。“比起第一届,这次感觉好很多。”格桑扎西信心满满地说。为了参加这次比赛,他提前到区外培训学习,不仅学习了理论知识,更进行了实操训练,真正掌握了拆装发动机的内部结构技能。他在这次比赛中也拿到了优胜奖。
“我很喜欢参加比赛,通过比赛不仅可以展示自己技术,还可以与同行相互切磋,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格桑扎西说。与以往比赛不同,这次他信心更大,因为他的爱人洛松拥宗也参加了中式面点项目比赛。面对紧张激烈的比赛,洛松拥宗也是稳定发挥,她的作品《青稞熟了》得到了评委们一致好评。
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建,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为广大乡村劳动者提供了成长成才的平台,一个个能工巧匠脱颖而出,充分展示出新时代工匠风采,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更凝聚着“技能改变人生,技能成就梦想”的社会共识。
近年来,西藏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技艺的传承保护工作,注重挖掘培养乡村匠人,进一步优化政策措施,促使乡村工匠能够全面发展。目前,全区共遴选了具备编织、锻铜、雕刻、绘画、藏香制作等技艺技能的乡村工匠112人(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10人),成立了技能培训学校、非遗工坊、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等,累计教授学徒800余人,培训农牧民2000余人,带动2000余户实现增收1125.5万元。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