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江达县“三抓三破”实现村容村貌“三个美”

发布时间: 2024-05-16 08:52:00 来源: 新华网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和基础。今年以来,昌都市江达县委持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密结合县域实际和发展需求,从项目建设、制度落实、基层治理三个方面着手,带动“三个破除”,努力实现村容村貌全域美、持久美、内在美,助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坚决破除“脏乱差”,实现“一处美”变成“全域美”。针对部分农户庭院住宅布局无序,居住环境“脏乱差”的情况以及村庄公共空间村容村貌需要提升的实际,江达县以项目实施为抓手,统筹推进人畜分离、厕所革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工作,推动农户庭院干净整洁、逐步美化,基础设不断完善,村居环境持续生态宜居。一是以宣传为重点,在推进“人畜分离”上狠下功夫。各村组干部深入实地了解、倾听一线声音,了解工作难点重点,并坚持宣传引导,讲明人畜混合的危害、人畜分离的目的、意义、界定标准和相关政策,引导群众支持和主动参与到整治工作中。截至2024年5月,全县已完成人畜分离2975户。二是以激励为牵引,在推进“户厕改造”上狠下功夫。按照“政府补一点、群众出一点”的原则,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激励群众积极进行户厕改造。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户厕改造11821座。三是以试点为先导,在推动“和美乡村”上狠下功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程量大,涉及资金多。为稳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2024年,我县围绕村情实际、区位优势和政策要求,已推动3个国省道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开工建设。

  以机制落实为保障,坚决破除“慵懒散”,实现“一时美”变成“持久美”。持续贯彻“环境卫生整治日”、河长制、林长制等要求,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村居生态由“一时美”变成“持久美”。一是用“水滴石穿”的恒劲开展卫生整治。江达县委将每周五定为全县“环境卫生整治日”,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2024年至今,组织干部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日16次,清理生活垃圾、禽畜粪便、建筑垃圾共146吨,清理非正规垃圾点105处,清理河道垃圾153次。二是用“九牛爬坡”的拼劲保护生态环境。严格贯彻“经幡乱象清理整治”的工作要求,在走村入户大力宣传的基础上,以317国道和寺庙周边为重点,对各种相关的现象开展清理清运工作,有效解决影响环境卫生的问题。严格执行“河长制”“林长制”,带动广大岗位人员经常性巡河巡山,落实好水环境污染防范、河湖“清四乱”、森林防火等重点任务,持续保护好生态环境。三是用“燕子垒窝”的韧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适地适绿、适地适树原则,持续科学开展国土绿化。今年以来,已完成植树3900亩,草原改良1万亩。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已完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自治区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及12个自治区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96个自治区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居)创建。

  以基层治理为抓手,坚决破除“等靠要”,实现“外在美”变成“内在美”。乡风文明是美丽乡村的“灵魂”。为树立农牧民新风貌,彻底撕掉部分群众存在的“等靠要”、法律意识淡薄、爱好面子等标签,江达县立足县域实际,在基层善治上持续用力,推动群众在思想观念转变和移风易俗上比学赶超,不断培树新风尚。一是抓眼界开拓、促观念转变。组织很少离开过大山大水或家住偏远乡镇的村“两委”干部、农牧民群众到昌都市、四川省、云南省参观科研院所、产业园区、水电站,实地学习清洁能源开发、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固边兴边等先进经验及做法,不断开阔群众眼界、转变“等靠要”观念。目前已组织10批次432人,后续还将组织从未走出大山的农牧民群众、党员、村“两委”班子成员加大观摩学习。二是抓宣传教育、促思想转变。以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为抓手、以普法教育为依托,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环境保护、健康卫生观念等宣传,不断强化群众感党恩意识,切实提升群众法治观念,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文明健康理念。三是抓标准建设、促行为转变。在全县范围内弘扬“五干”(快干、多干、苦干、实干、加油干)精神和“五自”(自重、自醒、自警、自励、强自信)要求,燃烧全县上下投身乡村振兴热情。深入贯彻《昌都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动员广大干部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推动开展“清单制”“积分制”等措施,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明确了新的风尚。通过举办先进双联户、文明户等文明创建评比活动,不断激励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新风尚。

(责编: 常邦丽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