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林芝市波密县85名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以赛促干、以赛争优

——比拼“看家本领” 激活振兴动能

发布时间: 2024-09-20 09:55:00 来源: 西藏日报

  “依托米堆冰川的景区优势,今年我们创新实施‘组织部门扶持+乡政府出资+各村集资’形式,成功筹措资金150万元,收购了景区新开发的山地摩托旅游项目,增加米堆村旅游体验项目,不仅我们米堆村收入更多了,预计还能带动乡里其余5个村每村增收10万元。以前是‘风景这边独好’,现在是大家一起好……”在林芝市波密县玉普乡“擂台比武”现场,玉普乡米堆村党支部书记其美才旺向大家介绍新项目投入运营带来的效益,讲述着共同富裕的喜悦心情。

  近日,波密县10个乡镇纷纷摆好“擂台”,85名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轮番上阵,亮出各自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中的“看家本领”,用一组组翔实的数据、一个个生动的场景,交出了一份份精彩的答卷。

  “感谢米堆村让我们村也吃上了‘旅游饭’。过去,我们村是集体经济‘零收入村’。今年在上级党委的带领下、兄弟村的支持下,我们鼓足了干劲,不仅做好雅江雪牛养殖,同时还引入了一家企业,侠客行客栈正式运营;此外,我们还组织村民以投工投劳、机械租赁等方式参与工程项目建设,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可达20万元以上,带动50余户家庭户均增收2000余元。”玉普乡达巴村党支部书记尼玛扎西也不甘示弱,亮出了今年的“成绩单”。

  达巴村的发展变化不是个例,针对全县集体经济“零收入村”“薄弱村”缺乏发展思路规划、集体权益得不到保障这一难题,波密县坚持党建引领、因村施策,制定村集体经济“清零消薄”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年整合乡村两级党建经费和强基惠民工作经费1287万元,已安排资金1020万元扶持9个集体经济项目,预计年底可全面消除“零收入”村,届时波密县85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的可达到68个,其中50万元以上的可达到7个。

  多吉乡毛江村的党支部书记仁青旺久详细介绍了他们村如何利用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文旅融合产业,创建了毛江林卡基地。这一项目不仅为游客和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成为了展示毛江村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

  “今年来,我们村围绕做大做强良种繁育产业,通过实行‘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创建巴康村藏王桃源良种繁育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还有我们村正在推进的红色美丽村庄项目,预计能带动增收80余万元,有效带动128户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就业……”在倾多镇“擂台比武”环节,巴康村党支部书记索郎顿珠结合村情实际,讲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巴康做法”。

  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在展示中不念稿子、不讲套话,而是结合实际情况,谈经验做法、亮工作成绩、展望未来目标任务和奋斗思路。这种以赛促干、以赛争优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工作热情,也促进了各村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

  “你们村‘两委’班子干事的劲头真足,下次我带我们村‘两委’集体过来学习……”玉许乡比武现场,支部书记们边赛边聊。

  “次仁书记,你们村文旅产业发展得很好,但是人居环境整治还不到位,下一步需要多用心……”“还可以动员党员群众在自己的庭院种植些花草,既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又可以吸引游客……”在古乡“擂台比武”的现场,支部书记们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

  这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不仅为各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增强了大家共同推动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

  随着10个乡镇初赛的圆满结束和12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的脱颖而出准备参加县级决赛,“擂台比武”活动在波密县掀起了新一轮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热潮。这场活动不仅展示了波密县基层党组织书记的良好风貌,更为全县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能。

(责编: 陈濛濛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相向而行谋发展 携手同心促振兴

    “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向先进学习的平台,让大家开阔了眼界,增长了乡村运营的专业知识,结合我们本地资源禀赋和独特优势,一定能把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 [详细]
  • 波密县力促干部驻村工作有亮点见成效

    今年以来,波密县立足实际、着眼长远,通过“前期调研、现场答疑、后期督办”的创新模式,整合各驻村工作队走村入户时收集的群众反映最强烈、最关心、最实际问题,搭建“群众反映问题、驻村干部传声、相关部门答疑、县委、县政府领办”的答疑解惑平台,以“一个问题”带动解决“一批问题”,切实保障驻村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详细]
  • 林芝市波密县天麻采收忙

    近年来,林芝市波密县带动18个行政村500余户群众参与林下天麻种植,累计实现增收6000余万元。截至目前,全县天麻种植面积达2000亩,产量居全区前列。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