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在阿里地区的成功实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阿里地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各项事业取得了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阿里地区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建设雪域高原的“西部明珠”迈出坚实步伐。2024年,阿里地区全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5.85亿元,是2012年的3.9倍,年均增长8.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45亿元,是2012年的6.5倍,年均增长1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74亿元,是2012年的3.2倍,年均增长1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900元,是2012年的2.6倍,年均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56元,是2012年的3.7倍,年均增长11.5%。
近年来,阿里地区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坚定不移扩大有效投资,建成以G317、G693、S301、G216、G219、G695为骨架的“三横三纵”公路交通运输网络,全地区公路通车总里程2.2万公里,县、乡、村公路通畅率分别达到100%、95%、94%。2012-2024年投资1563.82亿元谋划实施事关长远、影响深远的重大项目2388个,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多油水库等重大工程建成投运,G4218昆莎机场至狮泉河镇段、热布加林水库、阿青灌区等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班公湖景区、古格文化遗址公园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成亚洲第一家经国际暗夜协会认证的,以星空观测、星空摄影、星空保护为主题的暗夜公园。地县乡和重点区域实现5G网络全覆盖,行政村4G信号覆盖率、有线宽带覆盖率、光纤通达率分别达到100%、99.31%、98.62%。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024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5.3%。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落实投资1.11亿元实施现代化村庄建设试点项目2个,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40个,日土县被评为“2022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在生态呈现新气象方面,阿里地区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认真落实《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实施国土绿化九大工程,加快构建科学国土绿化体系、全域系统治理体系、全城立体监测体系、生态价值转换体系“四个体系”,厚植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成功创建第四批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地区,创建自治区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5个、示范乡镇23个、示范村居102个。编制完成地区和各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并获批。大力实施“两江四河”造林绿化、狮泉河北山绿化、防沙治沙、大江大河源头生态功能区保护等工程,2024年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4.5亿元、同比增长113%。鼓励群众发展苗圃124个、2.4万亩,日土县热角村各类苗圃规模2600余亩,近4年累计营收1200多万元,班公柳真正“种”出群众幸福新生活。完成全区首单草原碳汇交易,达成交易5万吨、130万元。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狮泉河镇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99%以上,主要江河湖泊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土壤环境总体稳定。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加大森林、湿地、草原和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噶尔县河湖长工作被国务院办公厅列入激励名单,玛旁雍错国际重要湿地、班公错国家重要湿地、狮泉河国家湿地公园持续加强管护,湿地保护率稳定在65.73%,草原综合植被盖度32.62%,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三线一单”优先保护单元面积分别占全地区国土总面积的54.69%、56%、95.47%以上,位居全区前列。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政府租赁草场扩大金丝野牦牛栖息地12.49万亩,金丝野牦牛种群扩大到300余只,藏羚羊种群扩大到13.98万余只。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羌塘、冈仁波齐国家公园建设,阿里仍然是世界上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阿里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牛群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近年来,阿里地区教育事业飞跃式发展,建成覆盖学前教育到高中15年公费教育体系,“十四五”期间投资15.68亿元,实施教育领域基建项目169个,落实学生“三包”和营养改善经费6.03亿元,惠及学生7.74万人次。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3.8%、99.98%、92.91%。到2024年底,全地区各级各类学校146所,在校师生2.93万人,学校数量和在校师生人数分别是2012年的2.6倍、1.5倍。深化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推行“以市帮县”教育结对帮扶新模式,在河北省办成3个援藏班,在陕西省委培中等职校学生198名,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另外,阿里地区医疗卫生水平逐年提升,到2024年底,全地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90个,现有医疗服务人员1137名,床位1065张,分别是2012年的3.8倍、2.79倍、2.8倍。婴儿、新生儿死亡率分别降低至6.79‰、2.61‰,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提高至98.49%。在就业大局保持稳定方面,阿里地区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累计城镇新增就业2.15万人。2017-2024年实现4288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农牧民转移就业6.97万人、劳务创收7.28亿元。在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方面,阿里地区全地区各类社会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巩固扩大“双集中”成果,实现城乡特困人员有意愿集中供养和孤儿收养两个100%的目标。2012年以来,共实施棚户区改造8986套、危房改造3708套、周转房建设4783套、公租房(廉租房)建设4796套。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